何藩:「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 」

Ho Fan何藩(1937年10月8日─),出生於上海,幼年隨家人移居至香港,為國際級知名攝影師,以紀實拍攝作品最為人熟悉。

何藩為何喜歡攝影 ?

「我本來讀文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想做作家。也許是太沉迷於閱讀和寫作,得了嚴重的頭痛病,必須停止閱讀和寫作,只能以鏡頭代筆了。」

沒有成為作家,何藩卻進入了邵氏電影,擔任演員一職,後來更成為導演,執導的電影超過 20 部。不過,在「演員」、「導演」以及「攝影師」三重身份之間,何藩還是最喜歡攝影。他說電影會受到投資者的束縛以及票房的壓力,至於攝影則沒有這樣的限制。

%e6%9c%aa%e5%91%bd%e5%90%8d3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Forget Me Not 1949_2012)

何藩自40年代就已經開始攝影,以底片起步,不過即使今時今日數位相機極為方便,他仍然是鍾情於傳統的底片。他說底片拍攝當中,除了構圖、按下快門之外,於暗房裡進行沖洗亦是必要的步驟,他在暗房裡沖洗、放大底片時,那種「光繪」的感覺,給予他藝術創作上無限的滿足。除了底片與數位之外,何藩認為黑白攝影可以在他與七彩繽紛的現實世界之間,加入「某種距離」,使作品帶點超現實、半抽象的感覺,甚至帶有象徵意義的深度,增加觀眾思考的空間。

未命名4.png

5.png

決定性瞬間

何藩在拍攝時,會花大時間觀察、等待,如果時機未到,光線不夠好,則寧願不拍,下次再來。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4-45-54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4-45-24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4-45-00

何藩說自己早期喜歡畫意派,中期走寫實派路線,全都下過一番苦功。然而他不想走以往走過的路,他一直都在試驗各種的可能性,認為攝影就是需要不斷嘗試,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宗旨。他又謙虛地說︰「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

光影世界裡的香港

畫中畫的構圖技巧,何藩擅用不少富有嶺南風格的建築和香港特色的景物作「畫框」,以凸顯照片中的主角。

未命名7.png

何藩的鏡頭,對景物和光線組成的線條和影子尤為敏感,在點、線、面三位一體的幾何國度裡游刃自如。

未命名8.png

(漸近的影子)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5-12-40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5-14-10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5-14-31

於何藩而言,攝影技術當然重要,但一張照片是否有生命,能否令人感動,引發觀者的思考,則視乎攝影師本身的內涵和文化修養。倘若照片缺乏靈氣,再令人驚嘆的視覺震撼,也頂多像一齣只剩下糖衣特技的電影般不耐人尋味。

何藩用他敏銳的視角,用鏡頭寫下一個個動人的香港故事,就如照片中的搭棚工人。那時的香港正值經濟起飛,對建築工人的需求甚殷,但當時的建築行業,安全意識和監管不足,步步驚心的情景時常發生。照片中的工人藝高膽大,但窘迫的生活,才是那對無形之手,把他們的性命推上到高空的棚架去。

跟一般寫實主義的作品相比,何藩的照片沒有瀰漫半點恬淡的哀愁,反而在神奇的光影對話之間,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對未來的冀盼。也許在那個時世,遙望一水之隔的咫尺天涯,在香港這個陌生的異鄉,至少能擁有奮鬥謀生,獨立自主的機會,已是幾生修來的天大福氣。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5-40-17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27-%e4%b8%8b%e5%8d%885-40-34

Credit——
藝術家 / 何藩
撰稿 / 嵐澄創藝 Emi 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