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牆風暴》:篡改同志遊行史觀,LGBTQ觀眾群起抵制

《石牆風暴》於2015年上映,故事以1969年發生的美國,對同志族群的抗爭史具有歷史意義的「石牆事件」(Stonewall riots)為背景,描述一名男同志青年丹尼從紐澤西前往紐約讀書,卻因自我認同以及當時對同性戀極度壓迫、歧視的社會風氣所苦。

stonewall_resize

(主角丹尼是一名來自紐澤西的男同志青少年。)

當時的社會對待LGBTQ(男/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的歧視,比起現今大部分都以言語霸凌的形式來得更殘暴無情,警察能夠當街毆打在石牆酒吧附近遊蕩的同性戀,濫用警力以各種罪名將這些他們看不起的人給逮捕,並當街羞辱一番。除了人身危險,無論在校園、家庭裡,羞辱同性戀都是主流風氣,大部份被發現身份的LGBTQ青少年/女,有很大的機率會流落街頭,而本片劇情就是從丹尼在紐約遇上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們開始。

1445721165-1712698382

(《石牆風暴》劇照。)

而片中所演繹的「石牆事件」,便是源自這個壓迫的環境。一次警察又無預警地前往石牆酒吧大肆濫捕時,將一名女同志壓制在地並以警棍重擊其頭部,一群人再也沉不住氣,主角丹尼憤而拋出磚塊,拉開了石牆事件的序幕,也成為美國同志平權抗爭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自石牆事件之後,同志族群覺醒,積極爭取平權,並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同志平權運動及組織。

然而,真正歷史上的石牆事件和這部電影所描繪的竟大有出入。

1445721161-2366191441_n

(《石牆風暴》劇照。片中代表真實歷史人物,Raymond Castro及Sylvia Rivera的綜合角色Ray為圖左長髮男子,以及Marsha P. Johnson/右。)

飾演Ray的演員Jonny Beauchamp曾在訪談中提到,他所飾演的角色是綜合了石牆事件中的兩個真實人物——Raymond Castro,在1969年的石牆暴動中第一群被警察逮捕的人之一;以及Sylvia Rivera,史上具指標性的跨性別女性,也是Gay Liberation Front的創辦成員,和圖右由Vladimir Alexis飾演的扮裝皇后Marsha P.  Johnson,同為真實的石牆事件中關鍵性的人物之一。

而《石牆風暴》預告片一出,一幕由白人男孩丹尼拋出第一顆磚塊的場景立刻引起熱論,因為在真實的石牆事件中,第一個反抗警察的人實際上是黑人扮裝皇后Marsha P.  Johnson。

(LGBTQ看《石牆風暴》預告片的反應。)

而這部電影雖然仍有Marsha P.  Johnson的身影在其中現身,亦有參與暴動,然而主軸仍是跟隨著白人青年丹尼,被許多觀眾斥為好萊塢對LGBTQ歷史的「洗白」,許多性少數族群亦群起抵制,並表示感到自己光榮的歷史被汙辱。原本的黑人扮裝皇后Marsha P.  Johnson,以及同樣被視為第一批反抗勢力的跨性別女性Sylvia Rivera,兩大重要人物都被這位陽光、健壯的白人鮮肉給取代,進而變成若有似無的裝飾角色,引起大量批評聲浪。

即使導演Roland Emmerich及編劇Jon Robin Baitz強調由白人主角拋出磚塊,僅是預告片的宣傳效果,完整影片中絕對沒有忽略這兩位要角。然而無論是在預告片中為了譁眾取寵,還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安插白人主角串連所有劇情,都被認為是對歷史英雄的「白化」,如此輕蔑對待同運議題,扭曲了同運的核心價值——為弱勢族群發聲。

%e9%9b%bb%e5%bd%b1%e3%80%8a%e7%9f%b3%e7%89%86%e3%80%8b%e5%9c%a8lgbt%e7%be%a4%e9%ab%94%e4%b8%ad%e5%bc%95%e8%b5%b7%e7%88%ad%e8%ad%b001-600x338

(1969年的美國紐約石牆酒吧,攝於石牆事件爆發前夕,第一個拋出磚塊向警察反擊的Marsha P.  Johnson為下排左四。)

5ff091846f724dfdbe2a12103d2e1d9b

(電影《石牆風暴》劇照,白人青年丹尼拋出了第一顆磚塊,片中的角色Marsha P.  Johnson在這個為同運揭開序幕的關鍵時刻,僅站在背後露出驚訝表情。)

即便導演與編劇說詞一致,表示片中所有重要角色都有參與反抗,仍不改篡改關鍵歷史事實的誤導之嫌。即使其宣稱是改編的電影創作,卻是引用了石牆事件,後在劇情安排上完全扭曲了此事件的核心價值,間接推崇了白人至上主義,加深種族隔閡,光是這一點就使這部片無法不被詬病,成為石牆事件流傳至今的一道污痕,也誤導許多年輕觀眾。

1447969792-2301094996_n

(電影《石牆風暴》劇照。Jonny Beauchamp飾演的無家可歸男同志青年Ray。)

其實這樣的排擠效應並不只出現在白人強勢文化中。事實上在台灣的同志文化,一直以來都有「拒娘拒C」這樣的說法,意指在男同志交友圈中,刻意排擠具有陰柔氣息的男同志;而在許多同運場合,也常有陽光、陽剛的「主流男同志」排擠其他「氣質不夠陽剛」的男同志;或是刻意劃分、強調自己並非關注愛滋、用藥權益等等議題的「那些」同志。更明顯的例子,就是大部份的同志運動中都有男同志排擠女同志的現象,更不用說其他議題的社運場合,亦有更多男性排擠女性參與的情況發生。

雖然這些「主流」並未真正剝奪其他運動參與者的權利,然而,在弱勢族群中排擠其他更加弱勢的人,只會讓這些人更加不被看見,被「消失」。而這些舉動除了使這些主流族群藉由分化群眾獲得優越感外,對於整個群體的權益提升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形成了另種形式的壓迫,對改變社會歧視反而形成阻力。

就在明天,10月29日,2016年的台北同志大遊行即將展開,在婚姻平權剛被送進法院提案的關鍵時刻,無論是社會大眾或是LGBTQ自身,都該停止互相排擠,實踐真正的「尊重多元,看見差異」,才不會抹煞溝通的可能,讓這個社會更加了解LGBTQ性少數族群真正的多元樣貌。

——

延伸閱讀:

《一則必要的告解》:自殺性的女同志浪漫主義

沙羅曼蛇:用詭譎迷幻的電氣節奏尋找烏托邦

《博愛座觀察日記》:自以為正義的道德批判

詹陳嘉蔚Djubelang:《在城市裡織作》

再見阿毛:從《小房間》窺視人際與自我認同的微妙空間

——

Credit——
電影 / 《石牆風暴》
撰稿 / 再見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