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分析文創:觀漢寶德談文化與文創

「文創」是過去十年來最受歡迎又最流行的字眼之一,即使在政府大力推行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經費鼓勵之下,對於文創一詞,以及衍生出來包羅萬象的現象,依然如霧裡看花,也因此引發許多負面的聯想。將名詞拆解開來,「文創」是由「文化」及「創意」合併的詞彙,並且與「產業」聯結起來,形成「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一詞。首先必須了解,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總體,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知識、習俗、風俗、藝術、信仰、道德、法律,以及人類在社會裡所有一切的能力與習慣,依據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精神層面,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其文化,並且是一個經過長時間自然環境與人文在歷史中產生的總體。在定義中可以看見「文化」其實就是「生活」本質,將「文化」與「產業」串聯起來是先進國家的發明,歐洲各國在今日仍然稱為文化產業,台灣政府推行的文化創意產業,便是由歐洲的文化產業及英國的創意產業所來,並將其意義擴大,囊蓋了更多的內容。已逝知名建築教育學者漢寶德老師在《文化與文創》一書中便針對台灣的文創提出了定義、分析與推動方法。

以當今視野所見,文化創意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遍佈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著痕跡,只是沒有被刻意重視並且讓其整合。以正向來看,當今從事創意工作者的我們,都該試圖找出自己所屬的文化價值,並且透過創意及設計方法,將其價值附加到商品、服務或是規劃當中,建立營運或是跨領域的整合,帶動整體產業鏈及帶動經濟成長,並且帶給社會更正向的成長,這是值得努力的。

9789570844511a_02

(聯經出版《文化與文創》一書中,漢寶德老師提出了相當具價值的觀點)

台灣表列十六個文化創意核心項目: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設計、創意生活、數位內容、流行音樂與文化內容,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指定。

 文創的定義

漢寶德老師認為,狹義的文化,就精緻文化是知識界與上層社會的看法,歐洲人將文化解釋為藝術,是因為歐洲自古以來藝術就相當發達並且被重視,特別是視覺藝術方面,如建築、雕刻、繪畫都是生活中雅緻的一部分。相對於美國的大眾文化,藝術並不如歐洲一般普及於公共生活之中,而是一種個人的追求,所以廣義的文化,便無邊際,而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及價值觀念的總和。

文化有那麼多廣泛的意旨,因此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也會有相當複雜的內涵,每一種文化的定義都會是一種獨特的產業模式。上個世紀末開始,文化界便有「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聲浪,白話而言就是文化工作者可以將文化化做產業經營,帶來收益並帶動經濟,產業本身便是一種文化,當今的產業文化化,其實是希望產業必須向「精緻文化」看齊,這個現象以正向來看,筆者認為是美感教育的普及化,國民的美感水準提升,也會開始對事物的美感經驗及設計有需求,至於對於文化底蘊的深耕及核心價值的認同,則是見仁見智。

狹義文化-精緻文化的定義:

(1.)一種教養
(2.)一種品位
(3.)詩文創作與欣賞
(4.)藝術創作與欣賞
就廣義文化來說:
(1.)現代文明社會
(2.)現代人的記憶與懷念
(3.)地方的生產方式與產品
(4.)地方慶典活動
(5.)少數民族文化
(6.)現代生活通俗文化。ˋ
 過去所謂的文化,原屬上層社會所獨享,一般大眾無力負擔,無暇品賞,也沒有品賞興趣,因此新時代的創意工作者開始著眼於大眾的興趣與價值,把文化產品予以大眾化,利用現代工業生產的方式,使廣大的民眾都可以擁有或欣賞,文化產業的關鍵字眼是文化的『大眾化』。
(電影是最早成功的文化產業,以娛樂導向的美國好萊塢電影文化為首,將源頭為戲劇的精緻文化,也就是表演藝術普及化,成為一個成功的產業。但好萊塢電影產業也相對也是歐洲傳統文明國家鄙視又排斥的,認為其膚淺)

文化活動不等於文創產業,文創定義必須緊縮

相對於文化產業,英國推動的創意產業,則是以扶植藝術創意為主要目標,將藝術創意產業化,並以創意為核心,掌握設計精神並且讓產業大幅成長。台灣當下的「文創產業」,則是鎔鑄全貌,但也容易造成誤用,或是產生斷層結果,而時下流行的「文創=用文化做生意」的概念,也使得「文創」這個詞彙,被過度濫用,睜開眼看來無一不是文創,生活中一切都是文化,這就是觀念混亂的源頭。近十年由於政策推動下,產生許多古蹟翻新的文創特區,帶動了許多展演活動及商家店家的興起,但目前仍在致力推廣「文化性質活動」中,未來還需工作者們繼續努力。對漢寶德而言,文創應該是一種提升文化水準的手段,將生活中所必需的文化產品,向精神價值方面開發。文創產業該落實在生活裡,提升生活的美感體驗,這是需要長期累積並且不斷深耕才能夠真正地開花結果,而不是徒有文化的空殼,卻缺乏文化的核心價值與底蘊。

對於接下來如何將文創定義緊縮,並且更精準地推動,漢寶德老師提出四點

(一)文創就是文化產業,這是不容懷疑的

(二)為什麼要加個創意進去,這個名詞不能只把它想成賺錢的點子,而是提高文化內涵的意思

(三)文創是指可以提高國民文化水準的文化產業

(四)文創因此是提升文化的一種手段

(政府政策推動下,近年來文創園區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藝術市場不等於文創產業

商品化是文化產品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創意的成果都是藝術,不是產業。今日文化界認為藝術可以成為高值的產業,這是錯誤的看法,藝術品在市場上的價值許多是人為操作的結果,那是因為在上流社會中,藝術品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在拍賣場上互別苗頭。這些藝術品的價格已遠超過大眾市場的標準,他並不是文化產業中的一部分,因此藝術品的價格並不是產業化的結果,也不能視為文創產業的一類,因為他並不是可以用創意推動其產業化的成果。
中產階級精神需求的普及化,才是促成文化創意產業化的重要力量,這也是歐洲國家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文化產品逐漸拋開社會地位象徵的的成分,而是以審美品味為創意的主體。

文創產業的推動

文化創意產業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也囊蓋了社會經濟及歷史因素,進而形成的群眾價值觀,當今由於二十世紀後世界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民主化國家普遍富庶,勞動時間的減少,並開始對精神生活產生需求。這樣精神需求的普及化,讓人們開始追求形而上的品味及美感經驗,文化創意產業得以發展。
無論是一種本土文化的深耕及思考,亦或是與全球化的文化引進,文化創意工作者,都必須回歸到生活本質的需要,找出文化的意涵,透過創意的思考或設計的介入,提升商品及產業的素質。文創也不能文化掛帥,不能恥於涉及商業利益,因為文創產業還是一種產業,產業必須有利可圖,才能存活發展。拿不到政府補助就難以存續的,只能叫做文化活動,不是文創產業。
images
(誠品生活將人文、藝術與創意整合為生活,創造了新的生活型態)
文創的核心建立在兩個支柱上,一個支柱是產業,是經濟的力量,一個支柱是創意,是文化的力量,整個產業的核心中以創意為力量向外展開,可以發現文創產業的核心就是設計。傳統藝術文化當然可以是設計的靈感來源,但文創產業所需要的設計絕不能耽溺於古風鄉愁,而是要追尋普世性、跨文化、跨地域的、可以進入每個人日常生活裡的美感與趣味。台灣的設計教育普遍受西方或日本影響,欠缺對己身文化的認同及深入思考,這也是當今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下,正在努力的部分。文化創意可以從各種角度及各產業別切入探討,創意工作者們在當代除了要廣為吸收資訊,並且培養具備整合能力,在接受了不同文化衝擊與洗禮後,回頭反思自身文化源頭,並且要將個人主義抽離,勿自負自滿自認帶有文化使命,謙遜為懷,團結一致,便能在動盪的時代中建立強大的文化價值。
Credit–
撰稿|Emi Yeh
本書根據聯經出版《文化與文創》所撰文,部分文字引用本書論點。

漢寶德

1934年生,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南藝術學院院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逝世於2014年,享年80歲。著有《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談美》、《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給青年建築師的信》、《談美感》、《如何培養美感》、《設計型思考》等。
《文化與文創》,全書共分10章,指出了當前國家政策的盲點,協助我們釐清基本觀念,清楚剖析創意產業鏈結構,凸顯商業模式及設計人才的重要性,其真知灼見值得眾人深思,非常適合大眾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