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憂鬱是世界為我們唱起的驪歌

一位作品大膽且迷人的中國攝影師任航,因嚴重憂鬱而終於在今日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軀體,同時也丟棄了生存在這個令他苦痛許久的世界的義務。回憶起以往才華洋溢之士,不論身份、年代、背景,無論是文學亦或是藝術、政治等等領域,皆有富有驚艷世人的崇高美感、理想及才華之人,而其中有非常多人的一生為憂鬱相伴,決定與憂鬱共同赴死的更不在少數。

可憂鬱一事真能只以一「症」字概括?

當今的人類社會,無時無刻地被「正常」的「主流」價值觀主導,當人們已經習慣每一件事物都被主流價值觀加以定義、解釋,許多人早已無法從被社會給定義出的自己之中,去探究真正自己的思考是什麼;無從去感知、憶起尚未被灌輸任何觀念的自己,究竟是如何認知所謂對錯與好壞。只知道當今的世界將憂鬱性格因子視為「失調」的疾病,需要透過「矯正」才能變「好」,然而其中有太多詞彙的定義需要被超乎社會體制之外的思維質疑。

當人感受到憂鬱時,對於自身情緒的感知將會明顯放大,對具體的生活周遭事物便相對程度地感受降低。這樣的現象被廣泛認為是情緒抑制的功能失調,導致人對於自身內在情緒感受大於外在實際狀況。但若將人類的感覺能力以「感官」、「感知」來分別而論,感官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五感: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是人類用以感受外在具體世界的能力;感知是指向內探索所意識到的,來自自己身體或環境的能量,用意識去發掘、思考抽象的世界(其中包含了自己、他人及世界)。而當憂鬱狀況加劇,感官能力雖然下降,但感知能力的提升事實上加速了人的思考,且透過抽象的眼去觀察世界,能看透更多視覺感官看不見的。(延伸閱讀:人生好苦,神在哪裡,神是誰?非關宗教的與神對話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容易在此時感到悲傷、絕望。當感知力提升,憂鬱的人們開始能夠接近世界的真相,開始質疑人造社會所制定的一切,並為自相矛盾卻又自詡正常的人類行為感到失望,世界的本質讓這些人類行為給蒙蔽了,所以感知力若沒有超越感官時,人類自身便難以察覺自己一手建造出來的謊言多麽殘酷且絕望,因為人們身在其中且從不質疑定義。

世界的本質不會適合每一個人,但社會體制適合得更少。憂鬱的性格和被稱為自閉症的人們相同,同樣只是「與眾不同」,只是差異。前者因感知能力強而悲傷,後者因極端聰明而難以與他人交流,兩者皆是社會定義下的「差異」,是不見容於「正常」範疇內的,但又無可否認其存在,因此冠上一病名,以此解釋社會認為不正常的事;就如聾啞人士也有專屬自己的文化圈,且部分聾啞人士認為植入聲帶手術將會毀壞他們的特有文化,以及身為其中一員的資格。(參考:《背離親緣》:背離家庭想像的孩子,是疾病還是身份認同?

要求憂鬱性格者必須重新合乎社會定義中的「好」,而不去審視其感知力高漲時的思考為何令其難以自拔,這樣的鼓勵並沒有用,有時候甚至更加深了憂鬱者的氣憤及悲傷,因為這些話只是一再推崇主流社會的好壞標準,卻毫無走進憂鬱者內心的誠意及可能。

——

Credit——
讀者投書 | 不願具名的長期鬱者
封面照片為Nirvana樂團主唱Kurt Cobain,於27歲時飲彈自盡,傳聞生前處於極度壓力以及嚴重憂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