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我可以被擁抱嗎? 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我可以被擁抱嗎? 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以下簡稱《抱》)一書由漫畫家永田カビ創作,雖說是創作,但其實故事內容全來自作者的真實經歷。

0010747695_bc_01.jpg

通常一部作品會打上「真實故事改編」六個大字,不外乎可以用於增加誇張到不合常理的劇情的強度,但在《抱》一作中,這六字的存在並無搭配腥羶色的畫面、超乎想像的劇情,反而是描繪了最普通、平凡,甚至有時候被稱為「魯蛇」族群的故事;即使有著吸引人的標題,內容對於性愛場景的描繪也毫不香豔,甚至在閱讀時還會不禁悲從中來,情緒夾雜些許恐懼,究竟對於快樂失去感知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會在對方如此溫柔的交易現場仍然感到抽離,甚至思緒雜亂到全身每個部位都失去知覺?

8ef831b2102efe7c2902dcc4a958c4ea

《抱》的故事主軸並非言情,而是描述主角永田(作者本人)從高中畢業後逐漸陷入憂鬱和厭食症狀的生活,在自我否定、壓抑以及他人、親人評價的綑綁等等,努力撐過每一個厭世值不斷上升,卻又拼命想讓自己找回動力好好活下去的日子。

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知識量缺少,其實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尤其實在精神疾病越趨廣泛的當代,許多人仍然不明白的是,憂鬱並非一種心情,而是令人尋不著來處的一股絕望感受,而這股感受不挑特定事件、時間、地點,說來就來,有時候甚至強烈到它就這樣襲來,即使患者自己知悉自己的患者身份,也不一定能立即分辨自己現在處於發病狀態。而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情況就成了「不知道你到底在難過什麼」「為什麼好手好腳卻整天躺在床上?」「明明只工作了一點卻累成這樣,不會太誇張嗎?」「你就是太閒/懶了,才會整天什麼都不想做。」

永田的日子雖乍看普通且無趣,卻著實了描寫這些看來懶散,事實痛苦如灼燒的內在感受。一幕主角永田太常因病遲到早退而受主管特別「關照」,終於在一次準備好出發上班的家門口,永田坐在玄關,突然失去站起來的力氣,就這麼一直傻坐著無法動彈,直到同事傳來一封通知他被開除的簡訊。

如主角這般「無聊」的人,甚至是在打工場所會讓人有點頭疼、就連部份讀者也對其生活習慣指指點點的「魯蛇」,透過作者以他最喜愛的漫畫形式,誠實到令人擔驚,卻也感到勇敢的程度,將其最細膩、痛苦的心思、日常一一畫下:這樣一個平凡魯女子的內心原來裝著一座焦慮且躁動的火山,岩漿早在十年前就漸漸浮近山口,每一次來自親人的冷嘲熱諷、自己對自己的壓抑和批判、來自外界的否定,都讓岩漿更加滾動一些,直到來自母親的一句話,為火山添加了最後所需的熱能,從此主角的心中彷彿被灼熱覆蓋成荒野。

121f94529822720e0c6cce0273cb0a46f01fab8b

「醫生叫我暫時休息一陣子,所以我就回家休息了。」「什麼?我以為你一直都在休息耶……」

她眼前彷若一片空白,自己這麼多年來是如此孤獨且辛苦地撐著這個罹患精神疾病的腦袋、努力撐著日常生活,直到有個專業的人終於告訴自己:「原來我也擁有喘息的資格」這個資格卻又讓這麼語氣稀鬆平常的一句話給奪走。在休息和自我否定之間,主角又輕易被推回自我否定的深淵。甚至連最關鍵,成為主角人生轉捩點的一句:「畫漫畫,要加油喔!」也是來自只有一面之緣的面試官。

別人要是不認同你的努力,不管你實際上有多拼命,一切都是枉然,當時的我是這麼認為的。那些說『只不過被否定一件事就覺得整個人生都被否定了』的人,是從已被否定的95%再被否定掉剩下的5%呢,還是本來就不到100%呢?亦或是被特定的人否定的話,就等於全盤否定呢?我究竟屬於哪一個?還是全部皆非?我應該是都有吧。」——永田

而叫蕾絲邊應召的契機,說到底就像是一股永田心中的「求生意志」。長年來過度的自我壓抑(無論對於父母的要求過度看重,或是對於性,以及任何能讓自己快樂事物的想像),造成她不敢善待自己。因為覺得自己沒資格進食所以換上厭食症,雙腿瘦得跟手一樣細,之後厭食症突然轉變成暴食症,成天都失控般進食,而且一邊吃一邊怪罪、厭惡這樣的自己;又因為將父母的意志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內心彷彿有兩個自己在打架,真正的自我被討好父母的自我牽著走,不斷地在心中自我否定。(延伸閱讀:冷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可怕,卻叫人難以察覺

eacb7577b0009b1f495f8f4ba7ddbf1f

 而對「性」的探索是一個契機,甚至可以說這個轉折點可以代換成任何與「性」的性質相同——同時具有令人歡愉、卻又受到壓抑特質的事物,但性愛絕對是此類事物中翹楚。永田意外讀到一則文章中的論點,讓她產生了許多念頭,這些念頭之間的快速跳躍、互相連貫,這些分鏡就有如憂鬱者的感知能力過強導致思緒排山倒海而來。

從家暴的孩子容易黏著母親,到自身對母親的喜愛、對母體(被包容)的渴望、對擁抱的渴望,最後是聯想到了「珍惜自己」,以及解放自己最羞恥、壓抑的渴望,那就是「性」。也因此,最終作者得以在獲得了些微希望(並不來自性的歡愉,而是自己勇敢踏出了這一步的經驗)的能量之中,決意要畫出一部「讓人覺得你還真敢放膽公開的私事」這樣的漫畫,並在漫畫網站獲得空前的人氣、關注和留言的鼓勵,讓她暫時提起了勇氣,繼續自己的生活。

有趣的是,雖然《抱》一書引起了非常多讀者的共鳴,感人至深,卻也不乏在留言串中見到「標題內容也太不符了吧!」「憂鬱症什麼的我知道啦,但遲到早退這不是個人問題嗎?像這種人如果是我同事,我也會受不了他」等等言論,彷彿書中世界的微型再現。

慶幸的是,作者也沒有被這些部分留言給打敗,創作出了續作《一人交換日記》,其中同樣以「真實揭露自我」的方式,描繪自己在出版《抱》一書之後的境遇,因此書而與家人之間的拉扯等等,比《抱》作更加血淋淋且令人心碎。雖然《一人交換日記》目前還在連載中,也尚未有中文出版,但大家可以先閱讀《抱》,收藏這本頹廢漫畫家一生一次的血淚。

「我覺得自己只能以漫畫家的身份活下去。漫畫是我的救生索。……只要想到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可以用作漫畫的橋段,就算遇到難過的事情我的心情也會好起來。」在Pixiv網站的專訪中,作者永田カビ曾這麼說到。描繪自身痛苦經歷的創作,需要多大的勇敢和堅毅才能完成,也許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但幸好能夠理解的讀者們和作者永田還擁有彼此,讓人們能透過這部作品,知道自己並不是孤單的,無論那個理解自己的人身在多遠處,她為自己所做的努力,藉由這本書成功地傳達了需要的人們心中。

——

Credit——
撰稿 | 再見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