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觀影視角:《月升王國》- 世界上最不浪漫的事就是成長

月升王國 / Moonrise Kingdom
Wes Anderson
2012

 

魔力。當電影語言訴說的方式讓人著魔時,那毫無疑問是魔力。Wes Anderson的影片總是可以像精心調配的魔藥,充滿魅惑、華麗、荒謬、趣味、想像。

 

平行運鏡、垂直運鏡、女孩Suzy透過黑色望遠鏡看著鏡頭,其他家人各作各的。幾個推軌鏡頭交代了所有「出走」前的前置作業。背景音樂是弟弟放的唱片,演奏的是Benjamin Britten-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解構交響樂團,化成變奏曲。在這一步一步拆解的過程中,觀眾看著這早已被蛀蝕的家庭崩裂。鏡頭拉往後方,三個小兄弟、嘴角總是下垂的爸爸、抽著菸自顧自的媽媽、最後是Suzy,依然從黑色望遠鏡觀看著。

 

當Suzy收到信,濃濃眼妝下的瞳孔直直勾著螢幕那端的觀眾,這虛擬美洲小島上的愛情故事也劃開序曲。

 

2.jpg

 

地精般的紅衣尖綠帽老師簡短的任意門式介紹場景發生在長度16英里的迷你島(New Penzance)和時代背景(1965年)後先休息,等等再出場。

 

3.jpg

 

New Penzance雖然是個虛擬島嶼,但在英國南部港灣確實存在一個名為Penzance的城市。Penzance在17世紀時是海盜的活動中心。在18世紀時,港灣居民買了第一艘救生船但在不到十年又因為資金不足賣掉了,於是約莫有14年這些濱海居民連一艘救生船都沒有。雖然不知道為什麼Wes Anderson 選了New Penzance當作他想像島嶼的名字,但Penzance這真實存在的城市在某些程度也帶著荒謬感。

 

Wes Anderson的故事時常假設在已知中的未知。
想像懷著真實;真實懷著想像。而《月升王國》也是如此。

 

帶著浣熊皮帽的童子軍Sam和濃眼妝Suzy秘密通信一年後決定私奔。Sam和Suzy都是被周遭排擠的人,藉著通信,他們互相舔砥著傷口。Sam是個孤兒,在社福中心的發派下,他在各家庭和單位輾轉著;Suzy的父母都是律師,但她寧可自己是孤兒。兩個本質不一樣的人在字句往來中傷口結痂成一塊,倔強的心也柔化伸出互援的雙臂。

 

Sam是個優秀童子軍,生存技能讓私奔時的旅途浪漫愜意。萬萬沒想到,沉寂的紅衣尖綠帽老師一躍而出,告知大家Sam一定目的地是在哪裡,大夥立刻前往並將他們一網打盡。

 

5

 

就像所有愛情故事要有血有淚,高潮迭起,這對小情侶被拆散了。女孩沉重的行李又被扛回家。內容物包含弟弟的留聲機、唱片、一隻貓、一堆貓罐頭、左撇子剪刀、橡皮筋、電池、牙刷、望遠鏡、從圖書館借的六本很厚的魔幻小說、父母藏在冰箱上的書:Coping With The Very Troubled Child (處理超級問題兒童)。

 

6

 

Sam在列完Suzy行李清單時嘆了口氣,但沒有任何牢騷或怨言。這麼雷的夥伴真是少見,不過我愛妳,沒關係。況且,很快就被大人們拆散了。在這短短旅程中,Suzy用左撇子剪刀刺傷了童子軍首領,Sam替貓和Suzy速寫了,在沙灘上放著唱片他們跳舞了,睡覺前Suzy也朗讀了小說內文,管教書也秀給Sam看了,而望遠鏡是Suzy魔幻力量的來源,無法割捨。這些令人嘆氣的逃家行李還是各司其職。

 

有趣的是Wes Anderson為了這六本Suzy逃家帶的魔幻小說做了介紹和動畫。而在影片介紹這幾本的又是地精老師(其身份同時是New Penzance圖書館館員)。

http://timeinc.brightcove.com.edgesuite.net/rtmp_uds/219646971/219646971_1680486897001_MK-Book-Promo-h264-hd.mp4?pubId=219646971&videoId=1680465207001

 

8

《月升王國》的情節轉奇幻之處是與Sam同營區的其他童子軍的態度轉變。這些原本排擠Sam的童子軍們在知道Sam是孤兒,並也許會被移送到不良少年管教中心遭受不人道對待時,突然意識到:「我們是Sam的童子軍夥伴耶!我們這樣還夠男人嘛!他們都願意為對方死了!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那氣勢磅礡的會議發生在小木屋裡,而支撐這小木屋的是棵奇高又奇細的樹。也許因那奇特的懸空狀態,這些童子軍宛如得到神啟。畢竟前一天另一夥伴被Suzy用左撇子剪刀重傷,嚇的大伙狂奔逃走;這麼不受歡迎的Sam竟然交到能為他私奔的女友的前提下,這奪淚的友情簡直平行世界。

童子軍們營救Sam和Suzy的那個夜晚,大夥窩在睡袋中,有的睡高處,有的睡低處。環繞著Suzy和那溫暖的火光,他們專注的聽著Suzy念魔幻故事。Peter Pan(小飛俠)裡的意像完全和這場景重疊。在Peter Pan的國度Neverland,Wendy在the lost boys的圍繞下講著睡前故事,而此刻這些偷偷從營隊跑出來援救的男孩們也是名副其實的lost boys。《月升王國》中,許多場景調度都讓人濃厚感受對Peter Pan的致敬。那溫馨感也讓童子軍們態度的轉變合理化,畢竟他們也「童話化」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了。

 

9.jpg

當這些孩子們各自用他們的方式顯現只有在「孩子」的世界才可能出現的超脫行為時,片裡的成年人表現的就像現實片外的成年人。警察、律師、社福機構、童軍長官,每個身份的存在都是為了告知他人「應該有的行為」。哀傷的是:這些人本身的模樣卻是謊言、自以為是、法律漏洞中鑽進鑽出、各式犯錯、各式哀傷的綜合。但因為「職業」和身為「大人」的身份,他們的權力決定了這些孩子的去留。

 

10.png

看似美滿的結局裡,許多哀傷浮動著。小孩子想活著,想和愛的人在一起。大人想死,愛的方式有如自殘。大人羨慕著小孩純淨的愛,小孩羨慕大人的自由自在。

 

“Poor Suzy, why is everything so hard for you?”

「可憐的Suzy,為什麼事情總是被你弄得那麼難呢?」

“We’re in love. We just want to be together. What’s wrong with that?”

「我們相愛。我們只是想要在一起。哪裡錯了嘛?」

 

Neverland代表的是永遠的童年,也是因為如此被稱為「夢幻島」。但現實中,停不下來的秒針堆疊出不想成為的自己。總是會有些時候夢想著「讓快樂停在這一刻」,但沒有「下一刻」也意謂著「結束」;而如果時間停留在「快樂的這段時間」,就像是一個循環(loop),同樣細節的一直重複(repeat)也是挑戰人的疲乏極限。《月升王國》封存著Neverland的想像,但同時正視著時間帶來的所有不可避免的歪斜和無可奈何。

 

11.jpg

“I love you, but you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Sam這樣跟Suzy說。也許再說了很多很多次後,他的兩嘴角再也無法上揚,也許他的眼神也將注入悲傷。但這都是選擇,不是嘛?

 

也許世界上最不浪漫的事就是成長了吧。

 

當《月升王國》以皆大歡喜方式殺青這12歲戀曲時,觀眾可能萬萬沒想到這對小情侶在幾年後又一起亮相在他部電影中。

 

2016年在吉姆·賈木許的詩意作品《派特森》中,Sam (Jared Gilman )和Suzy (Kara Haywood) 搭上派特森的公車,並高談從義大利移民美國後曾長期居住派特森市的無政府革命家Giuseppe Ciancabilla。

 

12.jpg

 

“Do you think there are other anarchists still around in Paterson?”
“You mean besides us? Not likely.”
“When’s your first class?”
“It’s a ten.”
“Want to get a coffee?”

 

「你覺得派特森市還有其他的無政府主義者嘛?」
「你是說除了我們嘛?不太可能吧。」
「你第一堂課什麼時候?」
「十點。」
「要去買個咖啡嘛!」

 

人類以尋求娛樂和逃避現實之姿一角跨入視覺故事中,欣賞著悉心安排的調色、場景、敘事、剪接、音樂…等等,並在觀影結束後從一個架好的場域抽身回現實中,回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角色,和世界的紛紛擾擾。

 

電影結束了。但在沒有預期的某一天,你又看到他們了。長大了些,成熟了些,看起來安心得生活著。那熟悉的神情、臉上成熟的線條、自然歲月的痕跡讓同樣膠原蛋白一起流失的觀眾倍感親切,由衷祝福。

 

那樣的喜悅是賦予給電影迷的美好禮物。

 

credit–

作者|鄭敏

文字工作者,謬誌茗Mummumzine獨家合作作者,刊載其特點切入對於藝術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