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社運,似乎已成了民主社會制度底下的一種獨特「街頭文化」,每場抗爭都意味著不同意義,又是什麼讓人們願意走出來,走上街頭,或沉默、或怒吼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呢?而擁有多年劇場工作經驗的林靖雁(【我的革命之歌,我的青春永燃】林靖雁:擁抱我的與眾不同),18歲時便獨立製作了人生中第一齣戲《林靖雁的解離症》計畫,戲中有大量的自我解剖與對社會的看法,是什麼動機讓他選擇透過表演的形式來傳達自我意識呢?

%e9%9b%9c%e7%94%9f%e5%b0%91%e5%b9%b41

社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何要上街頭抗爭?

每年到接近聖誕節的時刻,街上到處都是閃閃發亮的燈光藝術,屏除光害及對路樹的傷害不談,這些燈飾造景,還是具有帶給人們無限幸福感受的功能。有許多藝術家透過光繪創作,來呈現時間與抽象意涵的美好意境,也有許多裝置藝術,運用光與許多物件的互相呼應,與觀者進行五感溝通,並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光繪創作呈現劇場中張力十足的意境)

Light is Time

香港錶品牌星辰CITIZEN,以腕錶核心零件的機芯底板作為創意元素,將80,000塊機芯底板懸置於空中,打造《LIGHT is TIME》藝術裝置,透過光與零件的相互映照,一個如銀河系般金光閃閃的幻境,隨着空間裡變換的光效和音效,讓觀者所有感官陷入這個如夢如幻的空間。2014年,《LIGHT is TIME》在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盛會「米蘭設計周」中展出。

強烈視覺愛好者絕對不會錯過的捷克導演斯凡克梅耶(Jan Švankmajer),出生於西元1934年,他是一位出色的捷克藝術家,亦是動畫電影導演。兒提時因為受到木偶戲劇的啟發,影響了他後來的藝術表現。藝術學校出身的他,曾在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研讀「木偶系」,參加過幾個著名的面具劇場和黑光劇場。自年輕時期便開始拍攝了許多電影及短片,並且替劇院工作,創辦面具劇場。在動盪的政治與歷史環境下成長,經歷捷克布拉格之春、共黨統治解體,斯凡克梅耶的作品用反幽默的訕笑呈現,暴力、制度、階級、壓力與慾望等都是他經常探討的主題,既美麗又殘酷。

斯凡克梅耶的短片及電影,均以動畫製作完成,創作手法也豐富多變,實物逐格動畫、黏土動畫、拼貼、木偶傀儡戲以及真人演出都是他經常使用的技巧。每一個技巧中又囊蓋了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對劇場豐富的經驗,使得斯凡克梅耶的作品中常大量運用劇場元素,像是懸絲偶、布袋偶、真人傀儡、芭蕾、歌劇、魔術表演及雜耍,甚至帶入皮影戲和黑光劇場的效果。他對劇場空間的運用神妙自如,並且將劇場傀儡的擬人化,以黑色幽默反諷人類本身。在代表作品《浮士德》中,便不斷抽換多個場景,顯示與魔鬼進行交易的浮士德不斷在「扮演」各種角色。

上篇訪談內容中,我們聊到了大腸王對於藝術的理念。(大腸王專訪:藝術不是神聖的展示品,而是生活中的破壞與再造(上)藝術不該只是遙遠、神聖的,而是想要做什麼就去做,去實踐、剖析、表達心裡所思所想,不管別人喜不喜歡。

「人的個性是靈魂的一部分,而創作就是對靈魂的搜尋。

img_2012

(大腸王的工作室位於北投空場 Polymer

那麼您對於「靈魂」這樣的概念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我覺得靈魂這個東西比較抽象,但我相信是有的。因為這世界上每個人都不一樣,不同的長相、個性,行為模式也都不同。如果沒有靈魂的話,那可能每個人都長得差不多,行為模式也都一樣。我剛剛雖然一直說覺得藝術不偉大,但有時候藝術還是會講到一些比較深層的地方。我創作中的深層面,就是會挖掘到靈魂深處。像我們表面的所作所為,就是潛意識的冰山一角,海上突出來一個角,可是我們潛意識是海下面那一大塊的山,所以我覺得創作在挖掘就是這一塊海底下的東西,然後那些潛意識的挖掘,可能就和靈魂、內在隱藏的東西有關。」

一走進空場 Polymer,立刻被這裡的氣氛吸引。空場位於清幽的北投地區,是個藝術家的聚集地,一間間並排如教室的,都是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工作室。大腸王(CYH Works)帶著我們上到三樓的公共空間,這裡雖然沒有華麗裝潢,卻足以供給藝術家們各取所需,且和平共處、自由創作的地方。

「一開始是因為我喜歡聽嘻哈音樂,而塗鴉也是嘻哈元素之一,所以那時候會看到一些嘻哈音樂唱片封面呀,就開始對塗鴉有興趣。我國中畢業就出國,那時候在國外也看到很多塗鴉元素,所以說我對塗鴉的興趣應該是從嘻哈音樂開始。」

坐在三樓的圓桌,大腸王開始侃侃而談,聊起他愛上塗鴉的起源,也開啟這趟專訪的話匣。

15267688_10105169118127870_7588987709663807320_n

劉經倫。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曾任藝術指導、策展執行、美術老師、彩繪師、整復師⋯⋯,作品多呈現生活、環境、人文之想像世界,具鄉土及社會關懷。

2016-10-24_170707

2014年12月,在桃園有一個民間主動發起舉辦的「反航空城——打臉藝術祭」活動,活動中藝術家劉經倫做了一件名為《空城神話——稻草人的反擊》的作品。創作緣起於為桃園航空城規劃所苦居民,為了居住與生存的權益,爭取向政府與大眾發聲的抗爭活動,藉由作品呈現政府的顢頇與居民的無奈,為居民向政府表達要爭取的權益。

飛飛工作室,一個大家也許還沒聽過的名字,其實默默地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像是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青田街一號》、《軍中樂園》⋯⋯等,和五月天的《派對動物》MV中,其實都會看到飛飛工作室創造的主角們。

而接下來將訪問的,是飛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小吳,畢業於台藝大雕塑設計科系,之後全心投入古物翻新再創作的工作。而飛飛工作室主要工作項目,就是古物租借、從舊東西創出新東西。「飛飛工作室主要提供復古道具品,並致力於推廣愛惜老物、與古物再生等觀念,再現70年代復古美學。」從一個古物呈現出的溫度,可以知道一段故事,也像認識一個人,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14241574_927330660729218_5461371104254396629_o

邱律銘(ZL Ltd.),一位獨立音樂圈漸漸嶄露頭角的攝影師,進入表演攝影界短短一年多的他,靠著獨樹一格的照片風格打響名聲,外表看似成熟兇狠的他,其實是個性情中人,甚至還是個帶點少女心的奇幻男子。對自己有強大抱負的他,拍照時往往散發著令人景仰的光芒,是位一頭栽進興趣的追夢者。(封面照片來源

14362580_1172538562792668_3872956341636223568_o

邱律銘(ZL Ltd.),曾任說書人樂團、The roadside inn、桑吉爾夫、暴噬者隨團攝影師,以及覺醒音樂祭、發條音樂祭、巨獸搖滾音樂祭、貢寮海洋音樂祭隨團攝影師。

何謂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藝術指的是怎樣的作品?或許有些涉略藝術領域的人就會聽過,這位西班牙的黑色幽默藝術大師 Joan Cornellà,他在今年十一月首度來到台灣舉辦展覽《Joan Cornellà:A Solo Exhibition 台北特展》,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好好的認識一下這位黑色幽默路線的插畫大師。

黑色幽默的鬼才

Joan Cornellà筆下畫著看似平常的生活情節,其中的人物卻做著違背常理的行為,如此衝突荒謬的組合,卻引起一些深層的共鳴。在那些血腥、暴力、墮胎、自殺和一些政治宗教的內容中,更寫實地呈現了現今的各種社會問題。Joan Cornellà用誇張的方式諷刺現今社會中人們的行為,很現實、弔詭,卻讓觀看者不得不承認他的畫作中傳達出的想法。

11_282

 

Molly Soda,一位出生於波多黎各,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成長,現在扎根於底特律的年輕藝術家。自紐約大學畢業後,Molly Soda從芝加哥搬到底特律,開始從事她以數位、科技奠基的視覺創作。特別的是,她創作的平台,全是現在最熱門的社交網路:TumblrTwitter 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等。

Molly Soda以社交網路為創作平台,作品色調桃紅到帶有霓彩之感,荒誕的表演風格、浮誇的視覺效果,這些畫面裡暗藏Molly Soda所要傳達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