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前些年,諸如「虎爸」、「虎媽」等詞在中國受到推崇,成為火熱的話資,更一度延燒到台灣來。這些家長以威權式的非常規手段來教養孩子,意圖讓孩子們能夠在高壓的生長環境下吃苦中苦,成人上人。在少子化的趨勢下,雙親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栽培孩子,雖然不見得認同其理念,但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其脈絡便也呼之欲出,不會令人感到太驚怪。

《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

中世紀的歐美大陸,一陣好比納粹般慘絕人寰的歷史浪潮正在發生,難以計數的無辜女性遭到殺害。當時歐陸正遭受瘟疫重創,而基督教(當時歐洲的主流宗教)對謠傳不止的女巫夜會、惡魔契約等等風聲感到極度恐懼,種種因素終導致教宗英諾森八世於1484年頒發諭令,呼籲所有神職人員協助各地審判官辨認、逮捕女巫。

而追捕女巫的風潮爆發的轉捩點,是1487年由兩位道明教會修士,雅各・斯普倫傑與亨利・克雷莫見情勢有利可圖,在德國出版的《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書中詳盡敘述了女巫的形象、邪惡的魔法以及儀式等等,更描寫了如何辨認女巫,事實上卻只是提供了想誣陷他人為女巫時可使用的許多自相矛盾且荒誕的說法。《女巫之槌》不只創造一整個時代的殘暴獵巫行動,更可說是現今可追溯最早的厭女文本。

《咖啡與菸Coffee and Cigarettes》,是由被譽為美國鬼才導演的吉米賈木許Jim Jarmush,耗時十七年拍攝的經典藝術電影作品,雖然全片釋放出一股獨立創作氛圍,以及極高的藝術性,但可以在片中看到許多「大明星」身影。

舉凡飾演美麗人生的義大利國寶級奧斯卡影帝羅貝托貝里尼(Roberto Benigni)、影帝比爾莫瑞(Bill Murray)、音樂人湯姆魏茲(Tom Waits)、搖滾巨星伊吉帕普(Iggy POP),甚至有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與白線條樂隊(The White Stripes)等人全來贊助演出。除了可以看出導演賈木許的好人緣,這些巨星們在片中也是飾演著真實生活的自己,與許多不同個性、職業、階級等形形色色的人,構成了不同的人生。《咖啡與菸》正是透過咖啡與菸兩者作為媒介,帶出人際關係之間,在許多處境的的微妙尷尬、曖昧與困窘。(延伸閱讀:再見阿毛:從《小房間》窺視人際與自我認同的微妙空間

「脆弱!脆弱!」每次現場演出時,必定在開場與結束時大聲呼唱台呼,他們是脆弱少女組 FragileGirls

2015冬天,由主唱兼吉他手陳荒,以及鍵盤、合成器手兼副主唱趙謬組成,電幻的音響及節奏為基底,時而加入藍調吉他,時而走向復古舞曲,搭配主唱中性、帶點焦慮又纖細的聲線,以及少女嘆息般的歌詞,脆弱少女組一出場,就像一個知心好友,替你道盡那些有點不好意思的哀愁。

(脆弱少女組專屬的心碎手勢)

「脆弱是這個時代人人必須要面對的情緒問題。大家都在假裝很堅強,但是如果沒有正視自己很脆弱的話,你是堅強不起來的!」——趙謬

緊接在經典開場台詞之後,主角Renton列舉幾種人們對於吸毒者普遍反應——大口喝著威士忌的中年牛仔說:「我才不會拿那種爛貨來毒害自己的身體,那都是他媽的化學物質。」摟著未成年少女,叼著香菸的叛逆少年說:「老兄,拿那種爛東西毒害你的身體,根本是浪費生命。」語畢,大啜一口尼古丁,讓這毒性及社會潛在危害性不亞於安非他命的物質飄散在小撞球吧的空氣中。

1452168689_Bayer-heroin

(1898年,拜耳公司製作的商業藥品海洛因及阿斯匹靈廣告,圖片來源

海洛因成癮

海洛因(heroin),一個毫無台詞,卻在《猜火車》中戲份甚至高過四大男主角的角色,在現實世界中被稱為「毒品之王」,在台灣黑市中俗稱「白粉」、「四號」,普遍認知中是成癮性及毒性極高,卻也成效極強的藥物。然而,不只是一般大眾對於海洛因的想像與事實有根本上的差距,其實有關「成癮」的概念,也應該釐清。大眾普遍認知的成癮,意指無法停止從事或使用某樣事物的慾望,一旦停止了便會有各式各樣的痛苦感受;這個說法的成癮,其實包含了成癮性以及依賴性兩種概念。

(封面照為《無眠》作者李屏瑤,由陳佩芸攝影,照片來源:OKAPI

在序場最末句就提出一個對自殺的經典詰問——人有沒有權利自殺?李屏瑤的劇作《無眠》,與其小說作品《向光植物》在一開卷,便將主軸擺上天平的兩端:後者談論活著,前者談論死亡。

0010705188

(李屏瑤首部小說作品《向光植物》,2016年夏天由逗點文創結社出版)

“Technology is enabling women to work outside the already formed hierarchical systems."——Björk

1965年出生的Björk(碧玉),現年五十二歲,以世界觀壯闊且科技感十足的「電子交響曲」曲風,以及獨特的吶喊式唱腔著稱,前衛的風格影響許多當代音樂人,連天后王菲也受其影響,更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承襲了Björk的部分唱腔。

自幼身在音樂世家的Björk,十二歲時就被冰島唱片公司發掘,並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Björk》,接著再經過方糖樂團時期的音樂洗禮後,自1992年至今,Björk發行多張令世人驚豔的專輯作品,且一再挑戰科技與音樂的疆界,不斷創造出新的音樂品種。

馬修‧巴尼 (Matthew Barney) 是一位美國藝術家兼導演,他的藝術創作與電影作品,都以大量的符號系統與實驗性著名。生於西元1967年的馬修巴尼,今年五十歲,生於美國加州,曾是耶魯大學的醫科學生、運動健將以及模特兒,後來轉讀美術,開始他的藝術生涯。醫學的背景以及對運動的熱愛,加上對肌肉與人體的研究,組成創作的能量,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可以不斷窺見。

馬修巴尼曾經與鼎鼎大名的冰島怪異女歌手碧玉(Björk)有過一段婚姻,他是碧玉的第二任丈夫,兩人育有一女,特質前衛的兩人相當登對,也正是這個階段,讓他的藝術作品受到大眾注目,兩人雖然是不同藝術領域,但是互相影響並共同創作,夫妻一同演出巴尼詭異的實驗電影《Drawing Restraint 9》。2013年,巴尼與碧玉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戀情,碧玉將這段戀情的結束視作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她在專輯《Vulnicura》中以破碎的心為造型,道盡對逝去戀情的心碎。Vulnicura是兩個字的複合字,分別是vulnus(創傷)與cura(治療)。(延伸閱讀:Björk : Digital:科技讓女人不再受既有體制綑綁

每個企業及品牌都需要縝密設計過的Visual Identity,透過外在與形象化的視覺呈現將企業的理念與精神內涵傳遞散播出去,建立起經得起時代變遷與世代更迭的堅強品牌形象,加上理念識別MI(Mind Identity)與行為識別BI(Behavior Identity)三位一體,構成整套完整地企業的企業識別系統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這是經過產業狀況的深入了解、市場的調查與分析、未來的行銷規劃,經過設計專業人員縝密的規劃與設計,方能建立的一套專業完整系統與規範,讓企業識別在內部及外部保持視覺的一致性與延續性。

一套完整的CIS,對一個企業來說,絕對是必要投資的,才能將企業的願景、使命、理念與精神文化,與整體經營策略整合,構成整個企業內部的共識與認同。除了內部之外,並且將這整體的訊息傳給企業員工、股東、客戶、廠商、合作夥伴與社會大眾,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與價值觀,也是對外公共關係的建立與維繫。一套CIS系統的設計規劃費用可由數十萬台幣至數百萬台幣,依據企業規模與囊蓋的規劃範圍定義之。

由於並非所有的企業與創業者都能夠建立龐大的規格,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專業Visual Identity,套入到品牌的視覺規劃,將品牌的理念、精神,縮小為基本系統的使用,與精準規劃應用系統的策略,所以基本上,專業的設計公司,現在是為每一個品牌量身打造其品牌規劃。在當代,更重視個人品牌行銷,每個人都是一個品牌,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具備行銷理論下構成的魅力與風格,因此,無論是新興品牌、個人行銷、一個品牌在對內或對外,第一個最重要的印象就是遞名片。

即使是數位與網路時代,交換名片依然是職場及社交中很常態的行為,一張名片不僅僅是一個媒介,背後所象徵的是個人形象與品牌的整體形象,遞名片的動作已經是行銷的第一步,透過材質、印刷工法及後加工精湛工藝,將品牌的視覺識別與行銷創意透過小小一張名片,以及一個交換動作,立刻可以讓接收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6年漫威英雄漫畫《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搬上大銀幕,這一部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帶進了整個量子力學探索宇宙奧秘中的時間與多元宇宙的概念,而在探索渺小的人為何而來,以及維度之間的關係之時,我們可以回歸到各宗教所定義的「神」,無論祂的名稱是什麼,祂從高維度的空間裡看著螻蟻般的人類,我們受疾病所苦的時候會問神「為什麼?」,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公,與受盡折磨的群眾,充滿苦痛並且無法心想事成,然而神在哪裡?神又是誰?

人生有許多苦難,往往很多事情又事與願違,佛教的世界觀指出萬物即空(empty),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真空假有,佛家講「生,因緣散則滅,虛假不實,故空。」這種空,並非虛無,而是貫穿事物本質,一種空有圓融的意義,我們人的靈魂可以感受到的只有時間,並且是線性的,因此人類肉眼所見的世界及歷史構成了一個實體世界。這裡不談論各宗教的教義以及觀點,由於人們口中所說的那個「神」代表的是宇宙最高的能量,因此神是沒有固定形象的,神可以以每個人己身所認知了解的形狀或是形式出現。(延伸閱讀:清醒夢(lucid dream):近乎靈魂出竅的神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