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歷史,眾人齊力創造且延續了這個讓性別角色主宰人們生活的社會。女人們仍持續為了差不多的「天賦(男)人(特)權」而抗爭,而在許多情況下,女人已經取得勝利。只是她們的勝利並非因為人們突然間都重視女性,或是性別平等,而是因為她們的聲音終於被聽見。

1933年,在世界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期間,Mary Beth Edelson出生於芝加哥東部。Edelson的原生家庭由許多社運活動家組成,各個為促成改變必需的堅毅且勇敢而瘋狂。(Mary Beth Edelson Timeline) 從Edelson年幼時,團結合作以及力量的重要性便深根於她的腦海,且毫無無疑地持續伴隨著她至今。Edelson曾高呼:「無論你在任何情況,最好都要能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說明勇氣和力量能夠來自於社群的團結,而不是獨自一人。

Edelson的一生中沒有任何一刻不專注於藝術。無論是為她的高中戲劇設計劇集,在芝加哥藝術學院上課,還是在她的工作室工作Edelson都不斷沉浸在藝術世界。Edelson繼續追求她對藝術和行動主義的熱情,並將自己置於七〇年代女權主義藝術運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