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自上週的樹懶教會我的事:誠實無畏的情慾教育課(上),本週的玩點音樂,將繼續帶讀者們深入瞭解,於一個月前的同志遊行中樹懶教會我的事所帶來的精彩演出,以及隨後引發的爭議言論——

10月29日的台北同志大遊行,樹懶教會我的事做為壓軸樂團,於凱道主舞台華麗演出。

pay-asshole.jpg

華麗的扮相以及投影片上完全露出的大屌、露骨的性幻想歌詞;這場盛大爽快的樹懶教儀式,在總統府前大唱人們真實的慾望,當然也引來許多保守團體、民眾的批判。但樹懶教會我的事在本屆同志大遊行的演出相當精彩,這場表演中也藏有許多符號,以及挑戰大眾的概念。

(針對演出中被誤解的符號,樹懶教會我的事官方回應。)

劉經倫。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曾任藝術指導、策展執行、美術老師、彩繪師、整復師⋯⋯,作品多呈現生活、環境、人文之想像世界,具鄉土及社會關懷。

2016-10-24_170707

2014年12月,在桃園有一個民間主動發起舉辦的「反航空城——打臉藝術祭」活動,活動中藝術家劉經倫做了一件名為《空城神話——稻草人的反擊》的作品。創作緣起於為桃園航空城規劃所苦居民,為了居住與生存的權益,爭取向政府與大眾發聲的抗爭活動,藉由作品呈現政府的顢頇與居民的無奈,為居民向政府表達要爭取的權益。

2013年4月18日,是他逝世的日子,他是許多經典搖滾樂團的御用視覺設計師,他留給歷史的是經典視覺設計不朽之作,他是英國的平面設計師兼導演Storm Thorgerson(1994-2013)。

提到Storm Thorgerson代表作,絕對是英國前衛搖滾樂團Pink Floyd的概念性專輯《Dark Side of Moon》,這張三菱鏡視覺,將抽象的音樂概念視覺化,並且成為收藏家心目中的代表作。說Thorgerson是pink floyd專用設計師也不為過,先後還有火燒人《Wish You Were Here》、巨石像《The Division bell》、工廠與飛天豬《Animal》⋯⋯等等。

什麼是「清醒」?什麼又是「夢」?這些較抽象,偏向感知類型的詞彙,不管在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藝術界等範疇都各有不同的解釋,然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是一種更模糊的狀態,由於其神秘色彩以及許多經驗(亦或是謠傳?)的繪聲繪影,總說得如電玩遊戲般有趣且充滿冒險色彩,甚至傳聞中有些危險性,不免讓人多想嘗試。

但關於清醒夢的知識及傳聞,我們能了解多少,實際上又能怎麼體會呢?

清醒夢意指在夢中能有意識地動作,並且清楚認知到自己正在做夢,進而透過意識來控制自己的夢境。就如電影《全面啟動》中所描繪的,在夢中有了自覺之後,便能透過意念改變夢的樣貌,甚至賦予自己在現實中沒有的能力——如飛行、穿牆、舉重等等⋯⋯。

inception-trailer-movie-leonardo-de-caprio

(電影《全面啟動》劇照)

478-forgotten-death-2

(圖片擷取自《無人知曉的死亡》)

無人知曉的死亡

公視於今年10月2日晚間首映的紀錄觀點系列紀錄片:《無人知曉的死亡》,紀錄片中揭露了於瑞士日內瓦金合歡區的公寓中,孤獨死去的一名死者,竟事隔兩年半後才被發現的荒唐離奇事件,若非前妻事後將此事件公諸於世,此事件可能就這樣繼續永遠被世人無知、遺忘。米榭·克里森,與前妻育有一女,在離婚後各自分居,女兒也已在外成家立業,自己則獨居於社福單位為他出資的公寓之中,靠著傷殘補助以及社會救濟金過活。獨自死去到被發現所間隔的兩年半之長,是一段長得令人瞠目結舌的時間,因此我們是否可以依此判斷米榭在社會中是個屬於社交活動匱乏、缺少社群連結歸屬的邊緣人呢?事實非但如此,米榭甚至比人們想像的所更加善於交際!日內瓦論壇報的記者蒂埃里·艾德納著手開始訪問米榭生前周遭的人群,從親暱到生疏,試圖從大家的說法中拼湊出他人生晚年的樣貌。訪問結果發現,米榭有固定流連的酒吧、定期去關懷之家進行輔導和團體戶外活動,甚至連他的朋友喬治也如是說:「跟這傢伙走在一起真夠嗆的!沒走兩三步就會跟遇到的人招呼寒暄,彷彿他認識所有人一樣。」一個甚至連平常以兩份馬汀尼杯喝著茴香酒,這樣細微的習慣都會被其他酒吧客人知之甚詳的人,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呢?

死亡總隨行左右——伊坂幸太郎的死神魅力。

沒有情緒的起伏、沒有痛覺和味覺,甚至不會感受到疲憊,徒手觸碰人類便會導致其瞬間昏厥,並減少陽壽一年。伊坂筆下設定的死神,以一種冷漠的孤絕降臨人世、接近人類,卻又因此和他們有著差距性的隔閡。

死神們以科層制的組織及作業流程,經手人界病死、自殺之外的所有意外性死亡。執勤業務的死神依照情報部門所提供的資訊,幻化成各式各樣的人形,與被分配到的人類調查對象,進行近距離接觸。為期七天的審查期中,藉由觀其人之行來決定「放行」抑或「認可」,「放行」者將繼續存活下去;「認可」者則將於第八天因事故而身亡。

不知該說幸或不幸,即便對生命有著絕對的決定權,死神們對於人類這種生物可以說是沒有太大的責任,比起熱衷於工作,他們來到人間界更偏好儘早交出觀察報告,並在這七天之內盡可能地泡在唱片行裡試聽唱片。沒錯,「天使都在圖書館,死神都在唱片行」這樣有趣的設定,一脈相承了伊坂幸太郎「音樂宅」的偏執人物設定,對於人類,死神毫不感興趣,卻對他們創造的音樂如癡如醉。

因此,只要沒有意外(對他們來說能有什麼意外?),調查對象們往往在審查到期之前,早早就被上呈「認可」,在第八天死去;而死神們則拍拍屁股離開,繼續浸淫在音樂之中,人類的命運被這樣子的「神」所掌握,真不知道該說好哭還是好笑。

untitled1

(電影版的千葉由金城武演出,Sweet Rain的英文片名也深得人心)

飛飛工作室,一個大家也許還沒聽過的名字,其實默默地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像是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青田街一號》、《軍中樂園》⋯⋯等,和五月天的《派對動物》MV中,其實都會看到飛飛工作室創造的主角們。

而接下來將訪問的,是飛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小吳,畢業於台藝大雕塑設計科系,之後全心投入古物翻新再創作的工作。而飛飛工作室主要工作項目,就是古物租借、從舊東西創出新東西。「飛飛工作室主要提供復古道具品,並致力於推廣愛惜老物、與古物再生等觀念,再現70年代復古美學。」從一個古物呈現出的溫度,可以知道一段故事,也像認識一個人,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14241574_927330660729218_5461371104254396629_o

近年來,在歐美風行並漸漸傳入亞洲的鼻吸式可可粉(snorting cocoa powder)風潮。面對這股聽來令人匪夷所思的流行,人們總疑惑於它的成效,於是謬誌茗編輯團隊決定親身體驗其功效,是不是真如廣告和口耳相傳的說法那般迷幻?

http://www.ibtimes.co.uk/videos/embed/13511

(Persoone示範如何使用可可粉彈射器,影像來源。)

鼻吸式可可粉第一次出現,是來自一位比利時的巧克力職人Persoone所研發的創意。據他的說法,因為工作的關係,他必須長時間待在瀰漫著可可粉的空間裡,原本只是習慣感受可可粉的香氣,沒想到有一天因為吸收過量,突然「ㄎㄧㄤ掉」之後,待他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趕走了店內所有客人。雖然有如喝醉酒的行為下場不太好,但那迷幻的感受讓他難以忘懷,於是他便有了製作鼻吸式可可粉的想法。

關於單身故事的電影很多,但要為「適合單身者」的電影下個定義,理由也許有千奇百怪。這類電影起初可能都帶著愛情的憧憬與想像展開劇情,但是在觀影的過程中,讓人能夠探索到愛情的本質,或者使之幻滅,或者使人頓悟愛情不是他人口中的甜蜜,一層糖衣內也許多了幾層苦澀。歐美出產的單身電影也許已經有很多人介紹過了,如:《單身動物園》、《戀夏五百日》、《王牌冤家》、《紐約哈哈哈》等等。所以這次特別找出亞洲導演的電影作品,列出下面五部適合單身者看的亞洲電影——

1.《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716

「就算被打,也比孤獨一生好。」

 原子邦妮 Astro Bunny,由主唱查查和製作人Nu(羽承)組成,查查叫人熟悉的清澈嗓音,搭配電氣圍繞的氛圍,旋律卻是親切的流行曲風,描繪著青春、失去和成長等等畫面,以清淡的感傷唱出人們心中,那片曾遺忘的森林。

20161017152907-e5043581b77c296301ba22f2203cb36f-desktop

(原子邦妮由主唱查查和製作人Nu(羽承)組成,照片來自鏡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