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陌生的陪伴,獨老者共餐服務

寂寞,比疾病更可怕

台灣的家庭結構組成現象,從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父母與未婚子女的核心家庭,和近年逐漸增加,有配偶而無子女的頂客族都有。而現代社會,人們開始傾向單身、不婚,不生育的現象也都大幅增加,社會上的家庭形態有所改變,老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正逐年在下降,這也使得獨居老人的問題日益嚴重,儘管兒孫成群卻仍是一人吃飯。

獨自一人邁入老年將面臨的種種問題,舉凡飲食、居住、疾病、照顧……等,這些都是我們該重視的。其中「飲食」看似簡單,對獨老者來說卻是重要的困難。民以食為天,一覺醒來,吃即是一天的開始,而獨老者可能因為健康狀況不佳、行動不便、經濟困難,導致無法攝取營養的一餐。許多獨老者因為生活貧困,甚至是一天只吃一個麵包果腹,或是不知放了多久的隔夜餐。單就飲食上的不足就非常嚴重,更遑論其他的問題。

社會政府部門或民間團體,針對獨老者飲食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幾種方式,主要有獨老者共餐、送餐、供餐的服務。這些服務的訴求,是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共餐是獨老者們聚集在一個點一起吃飯;送餐是以志工送便當到行動不便的獨老者的住處;供餐是獨老者自行來一個固定的點領取志工發放的便當。

1%e7%8d%a8%e8%80%81%e8%80%85%e7%9a%84%e9%a3%af%e5%89%8d%e7%a6%b1%e5%91%8a

(獨老者的飯前禱告)

獨老者共餐:一種有溫度的社會方案

共餐服務的設置常見於地狹人稠的都市中,因其設置多於獨老者本身居住的社區,具有近便性,方便獨老者前往餐廳用餐。社區共餐服務主要以提供餐食為主,參加條件低,獨老者只需支付微薄的費用即可享用營養均衡的一餐。

優點是鼓勵獨老者走出家門,增進與人交流、聯絡感情的機會,獨老者間彼此陪伴共餐,也能填補心中的孤獨感;一些負責餐食的廚師也有著社工的角色,哪位老人家今天沒來吃飯,或缺席,也可在第一時間通知社工或社區里長,確保獨老者的狀況安全。

2%e5%8d%97%e6%a9%9f%e5%a0%b4%e8%80%81%e4%ba%ba%e5%85%b1%e9%a4%90

(南機場老人共餐)

現有的獨老者共餐模式

共餐服務的模式大都是在社區中經營一個餐飲空間,由專門調理食物的志工或廚師,免費提供或小額販售自助餐點給每位前來吃飯的獨老者。除了可滿足老人餐食獲取的便利性外,更可透過餐食服務的提供,讓老人與社區組織團體 及其他社區老人產生互動及連結。需要的資源實屬地點、經費及人力資源。許多都市鄉里皆有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根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介紹,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由有意願的村里辦公處及民間團體參與設置;邀請當地民眾擔任志工,提供老人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並視當地需求特性,提供餐飲服務或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每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均可提供三項以上的服務;期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同時亦提供家庭照顧者適當之喘息服務,以預防長期照顧問題惡化,發揮社區自助互助功能。

地點的設置有些是在社區中特地打造一個共食專用的廚房或餐廳,如台北市南機場忠勤里的幸福廚房;也有將社區空間充分發揮設置餐飲服務,如彰化縣溪洲鄉大庄村的廟口老人幸福共餐;也有學校與社區共同合作,邀請學生當志工參與社區服務,與獨老者共餐同樂。

3%e5%bd%b0%e5%8c%96%e6%ba%aa%e6%b4%b2%e5%b9%b8%e7%a6%8f%e8%80%81%e4%ba%ba%e5%85%b1%e9%a4%90

(彰化溪洲幸福老人共餐)

溫暖社會的條件與限制

當一個地方想做獨老者共餐的服務,除了政府的補助,更需要社區居民的共同意識。它可能會面臨經費短缺、沒有合適空間和人力不足的問題,至今仍有許多地方有此需求卻無法實踐,或許社區共餐的方式是目前面對獨老者飲食問題最好的方法,但我們仍必須思索未來將面臨的「超高齡社會」困境,針對獨老者服務措施,尋求更多的方式,落實每個需要的地方。

陌生陪伴的背後

獨老者,這個現代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我們不該只從家庭面向去探討獨老者的問題,也要從更多面向看待。許多的獨老者不是沒有擁有或組成過家庭,但並非每個獨老者都願意脫離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搬去跟自己的子女同住,許多子女為了孝順,將父母帶離熟悉的環境,卻可能意外使父母更加孤獨。

共餐服務是一個能同時給予老人飲食、彼此陪伴與關照的措施。共餐只是個軸心,它所在的空間,更像是鄉下村莊的廟、都市中的社區活動中心,是一個凝聚居民意識的空間。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熟悉且依賴這個地方,雖然共餐的同伴之間都沒有血緣關係,但或許透過共餐,他們結交了新的朋友、找了另一種陪伴,甚至超越家人間的感情。

近年來政府及民間團體陸續推出許多長照政策與措施,想要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但獨居生活在台灣已是常態,你我都有可能面臨老後獨居。除了政府政策的推動外,我們需要的是讓更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去正視它。

4%e5%bd%b0%e5%8c%96%e6%ba%aa%e6%b4%b2%e5%b9%b8%e7%a6%8f%e8%80%81%e4%ba%ba%e5%85%b1%e9%a4%90

(彰化溪洲幸福老人共餐)

警訊:邁向高齡化的台灣社會

根據國發會今年八月提報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年至150年)》,報告結果指出,15到64歲青壯年人口(又稱工作年齡人口)已於104年達到最高峰,105年起將開始減少並朝向高齡化發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持續攀升,並預估於106年超越幼年人口;至150年老化指數將達406.9%,將擴大約為幼年人口的4.1倍。這顯示我國高齡化程度持續增加中。而在高齡社會中,獨老者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隨著社會環境、經濟結構的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一個人邁向獨老的機率會越來越高。

——

延伸閱讀:

從最熱烈的誕生到最孤寂的死去:淺談中老年孤獨死(上)

如果有一天什麼都不記得了?——親訪失智症親屬心聲

《秋天裡的春光》(Autumn Spring):即使步入人生之秋,仍要活出春天般的光采

劉經倫專訪:藝術家的進化之路

胡晴舫《旅人》:旅人以為自己是自由的,而自由也許是假象

——

Credit——
撰稿 / 葛德媛、高方俞、徐孟慈、盧品諠、林文心
本報導與台藝大新聞編輯實務課程合作,由單文婷老師指導的學生作品。
圖片來源:關鍵評論網「獨老者的餐桌」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