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成鬼化魅,且看台灣妖物群生相

「出海前要記得拜媽祖保平安。」
「再吵!小心虎姑婆來抓你!」
「昨晚地牛翻身,把我嚇死了!」

對於台灣的妖怪文化,台灣人自己有多少的了解?

先前為撰寫吸血鬼家庭詩篇一文(《吸血鬼家庭屍篇》:非主流惡趣味的異色「多元成家」),對吸血鬼做出了些粗略的研究,誰知不查則已,一查馬上深陷其中,為各式各樣的妖魔鬼怪傳說深深吸引,但心底卻也浮出疑問:「那麼台灣呢?台灣也有屬於自己的鬼怪嗎?」

自古以來,台灣這塊土地便存在種種的族群,荷蘭人、漢人、原住民和日本人,本該是一片豐饒的沃土,但是在外國強勢的文化侵略之下,卻鮮少有人談論台灣的神話傳說,比起虎姑婆、蛇郎君的故事,也許我們更熟悉希臘的諸神黃昏、日本的百鬼夜行、西方的吸血鬼和殭屍,這些來自國外的「外來物種」,早已壓迫台灣的「原生種」已久。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3-%e4%b8%8b%e5%8d%884-38-39

(山海經中所繪開明獸)

自身的文化歸屬,當然不該藉由極端排外的心態和手段來建立(翻閱歷史,此類事件比比皆是),只是捫心自問,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將視線投回自身的文化呢?對於自身的文化,我們又有多少的了解呢?台灣一直在自我歸屬上有著十分曖昧的身份,當我們說出自己來自台灣的時候,我們能帶給別人什麼樣的文化樣貌和風采?

「要知道往哪裡去,先要知道從哪裡來。」若要追溯源頭,中國遠在元年以前有《山海經》;日本文學、電影、漫畫中所描繪的傳說、怪譚,大多以鳥山石燕的畫冊(《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百鬼》、《今昔百鬼拾遺》和《百器徒然袋》)《遠野物語》、《繪本百物語》、《怪譚》為出發,但是回頭檢視自身,會發現我們好像真的找不出太多以記載詳盡且完整的佐證資料。這類魔幻的題材本就屬小眾的次文化領域,關注的人數量不多,加上多數典籍都是零散的軼聞傳說,這些故事多半透過口耳相傳流傳至今,久而久之,最後更可能因此消逝在時間的洪流之中,再也不可考究,也許我們只是欠缺系統性的整理。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3-%e4%b8%8b%e5%8d%884-39-40

(鳥山石燕所繪片輪車)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3-%e4%b8%8b%e5%8d%884-43-09

(書中所附全彩拉頁的百鬼出陣圖)

「一直以來,我總是期待有小說家,寫出專屬於台灣島嶼的奇幻故事。如同日本人寫江戶怪譚、陰陽師,歐洲則有托爾金以中古歷史背景,創造魔戒的奇幻背景。」

抱著這樣的理念,擅以魔幻題材創作的台灣小說家何敬堯,這次組成團隊,藉由翻讀、調查超過四百冊台灣的古文書典,橫跨大航海時代、明鄭時代、清朝時代到日治時期,從中蒐羅了長達321年(西元1624~西元1945年)的原生資料,並從中篩選出229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妖鬼神傳說,每篇文中皆清楚地附上取材出處和摘錄文字,共計三十萬餘字,再輔以自身的解讀和解說。翻閱時,除了驚艷於台灣傳說寶庫豐碩之餘,也有感其工程浩大,不得不令人感嘆製作團隊的毅力和用心。他也謙虛地表示,自己並非想要成為領域中權威性的領導者,只是想要燃起火頭,讓讀者們也能因此書開始接觸這座尚無太多人發現的寶山,一同挖掘其中豐富的文化資產。

1417245135-1311416881_n

(何敬堯於2014年出版,融入台灣百鬼元素的小說《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

除此之外,還有42幅出自插畫家張季雅之手的插畫,每一張都依循著和何敬堯獨到的解讀,臨摹出獨特的百鬼形象。原本只是以白紙黑字所記載的形象頓時鮮活了起來,躍然於紙上,有助於增添讀者閱讀時的想像以及趣味。
0

(張季雅2013年所出版的漫畫單行本《異人茶跡:淡水1865》)

妖怪台灣分為兩卷,分別為《妖鬼神遊卷》和《怪譚奇夢卷》,「妖」是為「妖鬼神遊」,「怪」則是「怪譚奇夢」。《妖鬼神遊卷》收錄的故事則以「妖怪」、「鬼魅」和「神靈」劃分。

・妖怪:具體的有靈之物,魔物化的妖精,台灣人所熟悉的魔神仔、虎姑婆便是其知名代表。
・鬼魅:魑魅魍魎一類,形象曖昧模糊,鬼魂幽靈一類皆屬此類,諸如雲林水鬼、林投姐等等。
・神靈:精靈、神仙之族裔,多受人們景仰崇拜,保生大帝、國姓爺皆在此範疇。

《怪譚奇夢卷》,則收錄了兩百餘則台灣的奇異傳說,望文生義,「怪奇而不可思議的故事」皆是此卷的摘選內容,包含下列四大類型:奇人、奇事、奇地和奇物,目前尚未出版。

但正如前言所述的疑問:「這些妖鬼神,真的都是100%的台灣土生種嗎?」

基於地理因素、政治因素和種族因素,台灣從來都是多元兼容的島嶼,除了於島上扎根較久的原住民文化,現今所流傳的鄉野傳說或多或少也都會和其他文化牽扯,就連小時候最著名的虎姑婆故事,也是來自中國,其源頭為清代官員黃之雋所著《虎媼傳》:「歙(安徽省東南部)居萬山中,多虎,其老而牝者,或為人以害人。」此故事也在中國各地廣為流傳,也因應著各省份不同的民情風俗,不只侷限於老虎的形象,而發展出各自相異的情節,我們所熟知的也是經過本土的民情風俗所流傳下來的「台灣版本」。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3-%e4%b8%8b%e5%8d%884-34-06

(截自書中張季雅所繪之虎姑婆形象)

我們不需要抱著過剩的意識形態,將不夠「原創」的物種排除在外,君不見前日日本將鳥山明作品《七龍珠》中,以西遊記中人物為樣板的孫悟空設定為奧運形象人物,引來中國人的反彈聲浪:「西遊記是我們的資產!」但說來現實,文化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誰玩得出色,就容易被注意,即便不是文化原生地。再順帶一提,近年來再度發燒,成為影視題材寵兒的西遊記,最一開始在螢幕上亮相時,大家知道是哪個國家所製作的嗎?不妨可以去試著查一查。
鬼怪文化如此豐饒的日本,也並不是所有的神話故事以及妖魔鬼怪都來自自身民族的原創,何敬堯書序中指出,日本怪物約有70%源自中國,20%的妖怪來自於印度,只有10%是土生土長的原生物種,但是大家看到這些妖物時,第一時間的直覺反射往往都是「他們來自日本」。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3-%e4%b8%8b%e5%8d%884-34-24

(日本最知名的怪物之一天狗,原先也是如同山海經所繪,仿若狐狸、山貓的生物,經過日本人的加工,融入佛教的元素,才成為現今的模樣。圖為鳥山石燕畫作)

這些看似怪力亂神的領域,其實只要深掘,依然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收穫,不管是地域認同、文化底蘊甚至是先人的歷史軌跡,都是不可忽視的文化根底。

筆者自小藉由電玩、文學作品,接觸到大量的日本神話物語,從此培養出對於魔幻題材的興趣和熱情,卻對台灣本土的相關題材不甚熟稔,今日台灣有幸有何敬堯傾注心血,撰寫了第一本詳盡完整的妖物百科,讓我們得以有了一個出發的立足點。期許此書能如同作者本人所言,成為引領讀者進入,藉此提起對於自身文化的興趣,進而使他們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創作,成為厚實的積澱,有一天台灣人也能抬頭挺胸驕傲地說出:「台灣也有自己的妖魔鬼怪!」

作者簡介——

何敬堯,小說家,創作橫跨奇幻、推理、歷史。
曾榮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台大文學獎、文化部藝術新秀,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2014年,出版《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台灣妖怪蟄伏股港口的神秘故事集。
2016年,出版《怪物們的迷宮》,有魔棲息當代城市的懸疑小說連作。
2016年,出版散文集《佛蒙特沒有咖哩》,美國駐村的文化觀察紀行

繪者簡介——

張季雅,目前從事漫畫及插畫等創作工作,最近不小心掉入妖怪的世界

2006年,以《帶我去球場》系列漫畫出道
2010年夏天開始在CCC創作集上,刊載英商約翰陶德和華人買辦李春生的故事,刻畫台灣福爾摩沙茶的發展史。
2013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異人茶跡:淡水1865》
2015年,出版續集《異人茶跡:拳山茶家》

——

延伸閱讀:

《通靈少女》The Teenage Psychic:「人明明比鬼更可怕」

《臨淵而慄》: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正凝視著你

吉田修一《東京同棲生活》 :你敢直視嗎?這安逸皮囊之下的瘀血爛肉

拾起破碎的心,風雨中閱讀宮澤賢治

《愛的流放地》:比童話故事還純潔的終極之愛

——

Credit——
撰稿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