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在線性流逝的生命中,與時間誠實以對

目前就讀 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 Sorbonne M1 Arts Plastiques 巴黎第一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的沈鈺華 (SHEN Yu-hua),在台灣從小就學習美術,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選擇了到法國深造。會選擇去法國,此淵緣要回溯到國中的音樂課,老師播放了《鐘樓怪人》與《羅密歐與茱麗葉》兩部經典的音樂劇作品,使她深深地被這個國家的文化和語言吸引,巧妙的是又進入了必修法語的高中,加深了到此國家留學的想像,同時在畫室準備大學的術科測驗那短暫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在法國進修的老師,更確立了將來到此國家的計劃。

1937035_1092738894103927_656436353321887983_n

沈鈺華的作品經常與觀者討論「保存」與「流逝」這兩項元素,

藉由繪畫、雕塑與裝置,呈現生命的瞬息以及記憶的可貴。

 

今年四月,沈鈺華 在德國 ArToll 進行駐村計劃,創作了一系列裝置作品《捉春》。四月春暖花開,樹枝冒出新芽,花兒綻放,春季象徵著無限的生命力,然而,「生」總伴隨著宿命般的「逝去」,無常的世界並不存在著永恆,因此藉由德國的駐村,她將四月這個春季保存,蒐集綻放在駐村附近的花朵,將它們用紙膠帶包裹並保存,同時在陶片上畫上花的畫像,將它們貼在牆上,藉由摔碎的陶片畫像體現時間的流逝性。

螢幕快照 2016-05-31 上午11.49.08

螢幕快照 2016-05-31 上午11.52.48

螢幕快照 2016-05-31 上午11.55.50

螢幕快照 2016-05-31 上午11.54.50

今年七月,沈鈺華延續《捉春》的概念,參與由黎畫廊所策劃的《壹計畫-後生可畏》聯展。當時藉由保存當地春季綻放的野花來將時間凝結,而《花》系列的繪畫創作,則是當時包裹住著春季花朵的肖像畫。花的姿態是綻放的,但它們本質已經扁平且無生氣,是已逝去的生命,這樣的肖像畫真實呈現了生命與時間。我們都活在一個線性流逝的時間軸,沒有一刻可以完全停留,儘管肖像畫能夠抓住當下的樣態,但是它無法真正保存那段時間,《花》的創作,就是對於這樣的現象誠實以對。

20046695_845840755563566_6838663373745292065_n

20046677_10212576991272695_3175121333216684446_n

由黎畫廊推動的壹計畫預計連推10年,每屆有首部曲、貳部曲、參部曲等三道關卡,層層挑選菁英中的菁英做為大力扶植的對象,而且壹計畫的徵件每兩年擴大一個規模,從2010年的台灣篇,到2012年華人篇、2014年亞洲篇、2016年開始到2019年為環球篇,按部就班地逐漸擴大規模,成為發掘新銳藝術家的重要活動,也是年輕人堅持走創作之路的一個可以嶄露頭角的重要管道。

螢幕快照 2016-05-31 上午11.56.26

謬誌茗在去年八月號曾針對留法的沈鈺華進行專訪,主要希望了解她在法國期間的心路歷程,及在藝術創作上的心境轉換。

您喜歡法國的文化嗎?對你的創作有沒有什麼衝擊呢?

我喜歡這個國家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藝術涵養。這個語言為我開啓了一套新的思考邏輯,直接影響了我創作的中心,它將「時間」細緻的分類,於是每個現在的時刻、過去的時刻亦或是未來的可能,都被精細的刻畫,成為時間軸上的永恆存在。

 

獨自旅居異鄉,對你的創作歷程有沒有什麼影響?

處於異鄉令我開始尋根,思考關於台灣的過去、思考是什麼使我成為現在的個體…等等對過去全面性的翻檢,同時也在異鄉中發現未知的自己。這些經驗使我能更誠實地面對創作,也間接影響作品呈現的精準度。

 

如何用一個形容詞形容法國巴黎,您眼中的法國是什麼樣貌呢?

衝突。

 

想問您在法國期間平常日常生活的安排?

因為好友是音樂人的關係,在巴黎時常欣賞音樂、舞蹈等表演。每週也會安排看展覽。

 

您的創作靈感通常來自哪裡?

來自個人的生活經驗。

 

獨自在法國生活的您,會不會覺得想家?或是感到恐慌呢?

想念是一定的,也因此會更珍惜生命中重要的人。

 

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跟困境?

我認為最艱難地困境,是在於獨處的需求,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必須處於孤獨的狀態(可能是精神或是環境),才能完全投入藝術創作,因為往往靈光乍是出現在那時刻,是一種能量的充溢,那種狀態有點難形容,感覺會像超脫時空的工作,時間都不重要了。但「生活」並不能只有如此,對我珍惜的人而言太自私,我還在其中尋找平衡。

 

台灣在法國人眼中的定位為何呢?

您所接觸到世界各地的人,他們對於台灣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出了台灣後,我們只是世界地圖中的一個「島嶼國家」,隸屬於亞洲,對台灣有研究的人會問我兩岸關係的問題,有人只覺得這國名相當耳熟,當然也有對Taïwan的發音都感到陌生的人。在遇到世界各地的人之後,深深地覺得國家僅只代表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不會成為對一個個體的定義,也不代表一個人的個性,因為到頭來,各種類型的人都存在於法國、台灣和其他國家。

 

【後生可畏-第七屆壹計畫貳部曲聯展】-瑞壽藝廊
展出藝術家 沈鈺華 許幼歆 陳韋芸 黃政耀 龔寶稜 蔡旻芸
展覽時間:2017/07/13-8/14
開幕茶會:2017/07/16(Sun.)14:30

瑞壽藝廊與黎畫廊合作,將壹計畫新銳畫家共同在台中展出。此次展出的壹計畫藝術家,充分表達藝術之所以無國界的體現。藝術取材於生活、取材於文化、發想至靈魂,創作的技巧各有巧妙不同,讓觀者有生活共鳴,也帶來不同意向思考與文化意趣。

在這次藝術家的聯展中,可以看到新銳藝術家技巧成熟,藝術思維的豐富以及題材的多樣,經由多層厚度堆疊,創作出一件件帶來樂趣又有強烈自我風格的作品,而藝術本該如此直觀,接觸的一瞬間就帶給觀者悸動,進而細細品味創作、了解作品,完成藝術欣賞的"圓",始於自我終於見到自我。

感謝黎畫廊此次與瑞壽藝廊合作共同在台中展出,也感謝沈鈺華、許幼歆、陳韋芸、黃政耀、龔寶稜、蔡旻芸,六位藝術家參展,帶來多樣、饒富趣味又令人省思的作品,帶給我們不同的刺激與視野。

 

credit–

撰稿|葉巽

以藝術家為人生志業,巽為風卦,來無影去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