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的價值當中,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

劇場導演林靖雁專訪

2017臺北藝穗節即將於九月五號開始演出的《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 Let me feel shame on a bed of roses 》,在看到劇名時,腦中伴隨著年幼時美國流行搖滾樂團 Bon Jovi 的 Bed Of Roses,浪漫情懷不言而喻。不過今天並不是一個浪漫主義的命題,卻或許也會是一個浪漫的轉化。這齣戲來自導演林靖雁在看到一個台灣新聞事件後所迸生出的連串意念,探究人本身的價值、事件本身的價值,在一切被量化的時代,甚至戲劇本身也可以被評價,究竟精神的價值何在?

 

年輕導演林靖雁,出生於1995年,自17歲開始接觸劇場,積極參與編導、表演、燈光設計等全面性工作,至今已經累積了許多知名作品。最為人知的,便是以己身經歷為概念延伸的系列劇作《林靖雁的解離症》計劃。林靖雁的解離症,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在專訪中提到第一次發病的情況,「國中的時候,那時候上課期間突然覺得身體很不舒服,於是跟老師說我要趴著休息,醒來之後我就在保健室了,全身都是玻璃碎片。保健室的人跟我說,我睡到一半突然爬起來把窗戶都砸破。」

 

 

最低階的身體使用者,用劇場衝撞剖析自我

「要描述解離症的感覺,我用電腦來譬喻,我本身是一個使用者,但我沒有其他使用者的資料,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們做的事情,我覺得他們應該也不知道我的狀態,但他們有時候做出的行為又會一副『其實我都知道喔』的樣子,所以我經常覺得自己是最低階的使用者嗎。」

 

或許是因為當時失去戀情,對年少的他造成心靈上沈重打擊,擊醒了身體本身的解離症,但因為這樣,年少的他便被強制入院,也屢屢吃藥鬧自殺,當時因為家中的安排,加上對於藝術學校資優體制的不滿,台南人林靖雁便輟學到嘉義《阮劇團》實習,發現透過「戲劇」能夠將自己對於看待世界的看法表現出來,並且與群眾溝通、辯論。

 

「阮劇團的成員都是嘉義人,也都是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畢業後一起回鄉經營劇場,不管生活也好作品也好,他們都告訴我劇場可以怎麼做、如何在劇場裡講你想說的話,所以我開始覺得那這是不是也是我的一個方法。但我那時候其實又很自卑,因為我就是一個藝術高中中輟生,所以我就決定我要衝上來台北,去藝術大學旁聽,或是更加認識劇場這件事情,雖然後來也沒去到學校就是了。」

 

12729216_1286063194744277_6514330638554346968_n.jpg

「其實我在學校的時候,是想加入辯論社,而在我認識劇場前,我其實想考法律系(笑)。會對法律有興趣的原因是,我覺得知道規則才能去鑽那個規則的空隙。後來發現劇場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鑽規則,我可以在劇中做在外面不能做的事情,而它會有意義。」

 

17歲的台南少年隻身上來台北,去了小劇場學校,那是一個非體制的學校,也並非劇團,在小劇場學校不只是教你表演課、劇場技術,更多是告訴學子「劇場究竟是什麼事情」這樣哲學性的思維,自幼最喜歡辯論的他,喜歡一種思想上的驗證,他也希望在真實生活與舞台間,與接收的群眾不斷討論與激盪,戲劇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一個在虛實之間的模糊地帶。

 

 

如果你有目標在前,不必為自己感到羞愧

林靖雁在17歲時,參與演出第一部戲《沒魚蝦也好》,這齣戲其實更接近行為藝術,這部戲是由年輕團隊在演出的前兩個禮拜開始,在演出場地用通鋪居住,形成公舍般的生活,透過這個行為作為表演本身。到了18歲,林靖雁說服了因為常去牯嶺街小劇場所認識的五位導演(張犄米、江源祥、王墨林、林文尹、林鈺軒),與自己共同完成了《林靖雁的解離症》計劃,這些導演與劇本本身沒有任何連貫性,就像林靖雁的解離症現象,彼此呈現不同的人格。

 

「我覺得很有趣,每個導演在乎的事情完全不同。因為我一開始給他們的方向,是以我的解離症為命題做發展,有的導演他就會聯想到學運,一個體制的分裂造成人格的分裂,把這件事跟林靖雁的解離症相對應。有的導演想像我身體裡面的那些其他人,把那些人做成角色,分別構成一些掠奪者或是餵食者。然後有導演把這個精神病完全轉化,像是提出那我們來談傅柯*吧(笑)。」

*註:傅柯,一位哲學家,做於王墨林作品「傅柯是一隻雞」

 

 

正常與異常之間,真實與虛構之間

「《全民健保不給付》談的是一個正常與異常之間的界線,我經常在想,假設我現在有三個人格,我有三個系統使用者這件事情,假設我是這樣的一台電腦,那你們都只有一個,這樣到底是你們吃虧還是我吃虧?」

林靖雁對這個世界上的這個社會發展的方式經常感到質疑,當今眾人均以「一個使用者一台電腦」的使用方法來發展這個社會的規則、規律,並且形成生活型態。倘若今天大家都是一個身體,並且同時擁有好幾個使用者的話,這世界的法律跟一切會不一樣。他也經常在探究社會上的許多議題,對他來說,這不是一種「宣導」,而是他難以理解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好比說人們本來就該正式精神疾病的存在,而同性戀跟異性戀本來就是一樣的,如果最終都是在講愛或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那這些劃分根本不需要存在。

 

maxresdefault

 

「一切都只是因為我是這個世界上的少數,所以我才會不知道如何跟社會相處,所以我當然被歸類在異常的這個狀態,但不代表我的行為本身是異常的,而是世界上大家大多數人不會這樣子,最終都只是一個排他性。」

 

「我覺得我自己是正常人,所以在正常/ 異常這樣的命題下,我最想要說的其實是,並不會有正常或異常,因為世界上你也找不到和你一模一樣的人,每一個人對任何人來講都是異常,所以我覺得不會有所謂的正常異常,當然私底下我會說我自己很怪,是個怪人,但這個創作最終個目的是,消滅這件事情。」

 

《林靖雁的解離症》計劃後,他加入心酸酸工作室,編劇也特別為他編寫了一個劇《雜生少年》,這是一場獨角戲,堪稱一百種在劇場打手槍的方式。

 

 

「我那一年的目標是要演一個solo,自導自演的solo,所以我就在想我可以演什麼我可以講什麼,我想要以政治作為一個命題,搭配我本身是一個「少年」為主題方向。那時候發生了太陽花學運,我剛好找到了大江健三郎《政治少年之死》,他是在講日本天皇時期剛結束,踏入一種要民主不民主的時代,有一個左派身份的少年,他在參加右派活動時發現可以被大家害怕,被大家注視,他覺得自己終於被看到,但他其實只是因為在這個身份裡面他可以被注視到的狀態。雜生少年可以說是一個台灣少年讀《政治少年之死》的讀後感。那個時代跟318學運的這個時空,我覺得有非常多的雷同之處,少年不是絕對惡也不是絕對善,在這個事件的他不是為了什麼理想,更絕對不是為了政治立場,他只是寂寞而已,可是他被這些立場給衝來衝去,跟學運當時的矛盾也是很像。」

 

 

 

精神的無價:容我羞恥與美好與芬芳

「當今天某些事情確定要去做,中間必須採取某些手段,那些手段不見得是社會大眾大家都很認可的,但你非得做這些事情,才能達到你的目的,並不是說無限上綱的行為,而是有時候逼不得已得做這些事情。這齣戲一部分跟這些人說,你不用因為這樣子覺得很丟臉很羞恥,就這樣而放棄你原本的目標,在這個有價的世界裡面,我們還是有無價的部分。」

 

20664852_1937410079851783_8303383641269336968_n

 

《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ㄧ劇,林靖雁累積了許多能量,做了許多新的突破,過去習慣短篇創作的他,在此劇也是首次挑戰長篇創作,選角上也與以往做出了不少差異。今後的創作,還是會不斷維持延續解離症的概念做為一致性連貫,因為症狀一直以來對他的生活及工作都有影響,身為一個精神疾病患者,其實一開始不太能釋懷他人對於自己的異常看待,當下的自己可能會被質疑,基於眾人對病症的不信任,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會不斷問他「你還是你嗎?」,人們會因為這個人有這樣的病症,而去懷疑主體,林靖雁認為這樣「對主體來說是很傷心的。」,因為連主體本身都不確定自己的存在,更無法與其他人共存。

 

「我現在做劇場和以前做劇場比較不一樣的是,《林靖雁的解離症》跟《雜生少年》都停留在我想跟觀眾講一些話、一些故事,希望你有一樣的感覺。但到去年到今年這段期間,我希望做的事情,就是挑戰來看的觀眾們,觀眾買票進來看喜劇的話是想要得到歡笑,或是想要被感動,很少會有人會願意花錢來被挑戰,但對我來說劇場的意義就是如此,我想要講出一個話,你可以來跟我辯論,我希望是可以雙向的。」 

 

2017台北藝穗節_七転演劇部《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jpg

 

林靖雁也達成了今年的目標,與製作人林子喬共組七転演劇部,擁有自己的劇團。團隊希望能夠讓劇場環境越來越好,但又能維持劇場的批判性與獨立性,透過表演藝術傳遞更多東西給更多人看到。今年四月,團隊到荷蘭阿姆斯特丹,進行《寶島曼波》獨角戲,以九零後的年輕視角,向外國觀眾呈現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樣貌。

 

七転演劇部在接下來將於台北藝穗節開上演《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Let me feel shame on a bed of roses》,至於真實事件本身為何?觀眾進了劇場便可知曉。

 

 

 

 

導演 林靖雁簡介 
1995年台南出生,中輟於國立新港藝術高級中學。2012年接觸劇場,從事導、表演以及燈光設計。多與心酸酸工作室(其實靖雁是團員)、柳春春劇社合作。2017年弄了一個七転演劇部。近期創作作品:2014 林靖雁獨立製作《林靖雁的解離症》計畫主持人;2015 心酸酸工作室《雜生少年》導演、演員;2016 心酸酸工作室【全民健保不給付】《麥可傑克遜的己罪自證》策展人、導演;2017 3M《無限瑣》創作者。

七転演劇部《容我羞恥於美好與芬芳》 
節目資訊:https://goo.gl/kB5Er5
前往購票:https://goo.gl/BnHTcE
※透過表單訂票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荷蘭香氛品牌Rituals沐浴慕斯與護手霜!

 

演職人員

製作 林子喬 
舞監 黃詠芝 
燈光 黃彥真 
主任 鄭志忠 
介錯 趙偉丞
彭太 彭珮瑄 
導助 張喬郁
平面 鄭智源 

編導 林靖雁 
演員 王荁、李婉寧、林彥伯、鄭厚涵、劉馨鴻

票務資訊

林子喬/0928-837005/[email protected]

感謝

柳春春劇社
心酸酸工作室
小劇場學校

附註

  • 遲到15分鐘以上觀眾恕不開放入場
  • ※演出可能具有暴力、裸露、色情等情節,還請觀眾斟酌購票入場

 

採訪|葉宛玲Emi Yeh、林皓鈞

側拍|林皓鈞

撰文|葉宛玲Emi Yeh

文字編輯|黃書俞、林皓鈞

圖片翻攝自七転演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