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日談】之三、形形色色的飲食習慣

食日談-之三.jpg

在食日談之一,我們談及了飲食的起源。在採集與狩獵的時代,人們的飲食時間全無規律,全依覓食成果而定。因此當人們學會煮食以及保存食材的方法後,定時飲食的概念才漸漸隨著文明建立起來。

從兩餐到三餐

在世界各地的歷史記載裡,都曾提及「一日兩餐」的進食規律,如中國商朝人的大食與小食、兩宋時期的兩膳,以及古印度人也有一日兩餐的習慣。而最早的一日三餐,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可見到蛛絲馬跡。原本也是一日兩餐的古埃及人,隨著社會經濟漸漸茁莊,富裕者開始在下午時段加上一餐,而這樣的現象也漸漸發展成以一日餐數代表社會地位的觀念,「一日多餐」也被視為特權、貪婪及浪費的象徵。

然而,上述的轉變實屬少數富裕的情況,整體來說,兩餐演變到三餐的主因仍是因為社會的發展,讓人們擁有穩定的食物來源,且面對工業時代的來臨,固定工時以及時段區分也導致中餐的固定化。

許多歷史事實都能證明,現在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習慣,都是隨文明發展混雜個人生命歷程而演變的結果。除了飲食的時間,挑選飲食的原則也順應人類需求而發展出各種選項。

雜食與素食

人類屬雜食動物,舉凡動植物、昆蟲和礦物(鹽)都可作為食物。現代大部份人選擇葷食,也就是基本上不挑食,惟喜好強烈,或有宗教、習俗、地區性等禁忌時,會對食材做取捨。

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和佛教徒不吃動物肉;猶太教禁忌中,肉與奶不可混用,不吃昆蟲、甲殼、禽類、無鱗或無鰭的魚類、無法反芻或無分蹄的動物。其中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不吃自然死亡的動物,亦各有一套符合教義的標準屠宰過程。因此,在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盛行的國家及地區,都可見市面上售有符合教義標章的肉品,供民眾安心食用。不過,在宗教文化多元的台灣,卻少見販售清楚標明符合各宗教教義的食物,甚至連素食也不夠普及,是許多非葷食台灣人的一大困擾。

基於宗教、環保、動保等觀念,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加入吃素的行列。英美等國科學家就曾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發現素食者平均預期壽命較高。然而該實驗其實也無法確證素食能夠更健康長壽,卻能發現素食者群體中,有較大部份人實踐了較節約的生活方式,相對於傾向躁動貪多的現代人,無論身心都較為健康。也因此,即便難以論定素食本身對健康的影響,清爽的生活方式確實能達到相對的健康長壽。

不過自然界中也有少數養分的確難以從植物中獲得,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有蛋白質和維生素B12。蛋白質對於發育來說相當重要,且植物中唯有大豆的蛋白屬於優質蛋白,其他植物蛋白都不如動物蛋白那樣適合人體吸收。而維生素B12就幾乎難以從素食中攝取,且缺乏時難以被發現,但若是到了出現貧血等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

食氣者的學問

1957年生於澳洲的潔絲慕音,是一位致力於推廣「普拉納」的「食氣者」。對於食氣者一說,坊間總謠傳其為「呼吸就會飽」,不進食、不喝水便能存活的人,通常以鄉野傳說來粗淺看待,然而從潔絲慕音的著作中可以了解,食氣者的生活方式,重點並非外界所關注的「不食」,而是著重於「食氣」,其中的氣就是所謂的普拉納(Prana)。

潔絲慕音認為,生活方式就是關鍵,她宣導邁向食氣之路的八大要素:打坐、祈禱、瞭解思想的力量、素食、視身體為寺廟、服務、靜默並接觸大自然、善用歌曲。而食氣的概念,是指人體不必以食物來維持營養,只需要靠著吸收世界、宇宙、自然之中無處不在的光與愛,便能在人體中自然生成一股名為普拉納能量,達到身心靈的滿足,並超脫固態、液態食物的束縛。

在澳洲電視台製作的實境節目《60分鐘》裡,潔絲慕音曾接受電視台舉辦的實驗,在一棟房子內監視她能否撐過七天不吃不喝。然而,若以食氣的理論來檢視,會發現這個實驗製造了一個高壓的環境,且工作人員和導演從一開始便採取激烈的反對立場,因此備受壓迫的環境下,不可能達到真正的自在、舒適,更遑論感受到愛的能量。實驗在第五天終止,工作人員認定潔絲慕音的體重下降已導致實驗失敗,以安全因素為由結束了這場實驗。

潔絲慕音的三本著作《眾神的食物:食氣一~三部曲》和節目《60分鐘》,前後兩者皆廣為流傳。針對人類不進食究竟能否存活這個問題,採取什麼立場倒是其次,在認識了食氣者這門學問後,能夠從中學習的其實是內觀以及感受的重要性。因此,執著於「進食、不進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體悟生命中的自由與恩典,將體悟的快樂轉化為令身心飽滿的能量。

無論個人適應怎樣的飲食習慣,或是選擇了如何生活方式,重點是感受自己身體的舒適度,不勉強也不貪多,節制與適量不只有益身體,也利於修身養性,從耐心地內觀做起,調養飲食和性情,便能遠離現代人普遍身心過躁及過鬱的雙極症狀,也平靜自己的心。

 

主題企劃|謬謬藝術工作室

作者|松亞

合作藝術家|謬謬藝術工作室:葉巽 Xun Yeh aka Emi Yeh